时间: 2025-04-27 20:1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9:43
庙祝:庙祝是指在寺庙中负责日常事务和祭祀活动的僧侣或工作人员。他们通常负责管理寺庙的日常运作,包括接待香客、维护庙宇、组织**仪式等。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庙祝往往被描绘为神秘或智慧的角色,有时也作为故事的引导者或解谜者。 口语:在日常口语中,庙祝一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或历史话题时可能会提及。 专业领域:在研究或历史学中,庙祝的角色和职责是研究的重要内容。
同义词:僧侣、道士、神职人员 反义词:无,因为庙祝是一个特定职业,没有直接的反义词。
词源:庙祝一词源于汉语,“庙”指寺庙,“祝”指祈祷或祭祀的人。 演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庙祝的职责和形象在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但其核心职责始终与**活动相关。
意义和影响:庙祝在传统文化中扮演着连接人与神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增强了**仪式的神圣性和社区的凝聚力。
情感反应:庙祝一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宁静、神秘和智慧。 联想:庙祝的形象常与古老的庙宇、香烟缭绕的场景和传统的**仪式联系在一起。
经历或故事:在参观古庙时,曾与一位年长的庙祝交谈,他讲述了庙宇的历史和**故事,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文化底蕴。
诗歌:
晨钟暮鼓间,庙祝步履轻,
香烟缭绕处,智慧传千年。
视觉联想:庙祝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庙宇、香炉和经文。 听觉联想:庙祝的声音可能与诵经声、钟声和鼓声联系在一起。
比较:在不同文化中,类似庙祝的角色有**教的牧师、伊斯兰教的*等,虽然职责和仪式不同,但都是活动的核心人物。
理解:庙祝一词不仅代表了活动中的一个特定角色,也反映了人类对神圣和智慧的追求。 重要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庙祝的含义和背景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历史。
1.
【庙】
(形声。从广(yǎn),朝声。“广”与建筑物有关。本义:宗庙,供奉祭祀祖先的处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作宗庙尊先祖貌也。-廟,尊先祖貌也。 、 《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 《尔雅·释宫》-室有东西厢曰庙,无曰寝。 、 《礼记·月令》。注:“前曰庙,后曰寝。”-寝庙必备。 、 《周礼·祭仆》。注:“高祖以下也。始祖曰大庙。”-复于小庙。 、 《礼记·明堂位》。按,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太庙,天子明堂。 、 《战国策·齐策四》-庙成。 、 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堕。 、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庙在山之西蔍,额曰“惠济”。 、 《搜神记》-至八月朝,诣庙中坐。 、 宋·欧阳修《伶官传》序-藏之于庙。
【组词】
少年告庙;庙视道士、 庙主、 庙见、 庙祝、 庙貌、 庙堂、 庙社
2.
【祝】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跪在神前拜神、开口祈祷。从示,从儿口。“儿”是古文“人”字。本义:男巫,祭祀时主持祝告的人,即庙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祝,祭主赞词者。 、 《易》。按,祝所以悦神也。-兑为口为巫。 、 《礼记·郊特牲》-祝将命也。 、 《礼记·礼运》-祝,以孝告。嘏以慈告。 、 《周礼·夏官》注-有大祝、小祝、丧祝、甸祝、诅祝。 、 《书·洛诰》-逸祝册。 、 褚少孙《西门豹治邺》-与巫祝共分其余钱持归。 、 《楚辞·招魂》。注:“男巫曰祝”-工祝招君,背行先些。
【组词】
祝人、 巫祝、 祝伯、 祝宗、 祝官、 祝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