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1: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1:28:43
“无冕之王”字面意思是指没有正式王冠或头衔的统治者或领导者。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在某个领域或社群中虽然没有正式的官方地位或称号,但却拥有极高的威望、影响力或实际控制力,类似于一个非正式的领导者或权威。
在文学中,“无冕之王”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文学界虽未获得官方认可但作品广受欢迎和尊敬的作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用来形容某个社区或团体中虽然没有正式职位但实际影响力很大的人。在专业领域,如体育界,可能用来形容那些虽然没有获得冠军头衔但技术或表现卓越的**员。
同义词:隐形领袖、实际控制者、非官方领袖 反义词:有冕之王、官方领袖、正式头衔持有者
“无冕之王”这个词汇源自对传统君主制的比喻,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用以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但缺乏正式头衔的人物。
在许多文化中,“无冕之王”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社会、政治或文化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但未被正式认可的人物。这种描述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威和领导力的多元理解。
这个词汇常带有一种神秘和尊敬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在幕后默默工作、影响力巨大但不被大众所熟知的人物。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个志愿者组织中遇到一位“无冕之王”,他虽然没有担任任何官方职位,但他的组织能力和影响力使得整个团队运作得井井有条。
在诗歌中,可以将“无冕之王”用来形容一位在自然界中默默守护生态平衡的守护者,虽然没有王冠,但他的力量和影响力无处不在。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简单服饰但眼神坚定的人物,站在高山之巅,象征着他的影响力和领导力。听觉上,可以联想到一首庄严而深沉的音乐,表达这位“无冕之王”的内在力量。
在不同文化中,“无冕之王”的概念可能有所不同,但核心含义相似,都是指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但缺乏正式头衔的人物。
“无冕之王”这个词汇在描述那些在特定领域内具有高度影响力但缺乏正式头衔的人物时非常有用。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社会对于权威和领导力的多元理解。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复杂的社会现象。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冕】
(形声。从月(mào),免声。“月是蛮夷及小儿的头衣”,“免”是“冕”的本字。本义: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所戴的礼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冕,大夫以上冠也。 、 《荀子·富国》-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 、 《庄子·胠箧》-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 、 《淮南子·主术训》-古之王者,冕而前旒。 、 《左传·哀公十五年》-服冕乘轩。
【组词】
冠冕、 冕弁、 冕版、 冕服、 冕冠
3.
【之】
(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如语焉而未之然。
4.
【王】
统治、领有一国或一地。
【引证】
《诗·大雅》-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 《史记·项羽本纪》-欲王关中。 、 、 《史记·留侯世家》-沛公为汉王,王巴、蜀。
作皇帝,称王。
【引证】
《孟子·梁惠王上》-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孟子·公孙丑上》-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 、 《商君书》-周不法商,夏不法虞,三代异势,而皆可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