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27: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27:27
“无冬历夏”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形容时间长久或持续不断。基本含义是指某种状态或行为不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持续进行。
在文学作品中,“无冬历夏”常用来形容某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或持续的活动,如“他无冬历夏地练书法,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惯或行为从不间断,如“她无冬历夏地早起跑步,身体非常健康。”在专业领域,如农业或气候学,这个成语可能用来描述某种植物或气候现象不受季节影响。
同义词:
反义词:
“无冬历夏”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无冬”和“历夏”两个词组成,直接表达了不受季节限制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可能用来形容某些自然现象或人的行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成为形容持续不断的常用语。
在**文化中,坚持和恒心被视为重要的美德。因此,“无冬历夏”这个成语在鼓励人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语境中经常被使用。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持久努力和不懈追求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以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正面情感反应。它让人联想到那些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坚持自己目标和信念的人。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句的力度和深度。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遇到过一位老师,他无冬历夏地坚持每天早起读书,这种精神深深影响了我,让我明白了坚持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无冬历夏,岁月如歌,坚持的脚步,踏出生命的华章。”
在视觉上,“无冬历夏”可能让人联想到四季更迭中始终如一的景象,如一棵常青树。在听觉上,可能联想到一首节奏稳定、旋律不变的音乐,象征着持续和恒定。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year-round”或“all year long”,虽然不如“无冬历夏”那样富有诗意,但也表达了不受季节限制的持续状态。
通过对“无冬历夏”这个成语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深层含义。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对坚持和恒心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这个成语,以增强我的语言表现力。
这水呀,无冬历夏,总是一个劲儿地淌。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冬】
(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引证】
《说文》-冬,四时尽也。 、 《诗·邶风·谷风》-我有旨蓄,亦以御冬。 、 《诗·陈风·宛丘》-无冬无夏。 、 《后汉书·张纯传》-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
【组词】
冬暖夏凉;冬酿、 冬温、 冬计
3.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
4.
【夏】
(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引证】
《说文》。朱骏声曰:“就全地言之,中国在西北一小隅。故陈公子少西字夏,郑公孙夏字西。”-夏,中国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