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7:44
“无病呻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没有病却发出呻吟声”。基本含义是指没有实际问题或困难,却故意表现出痛苦或不满,通常用来形容那些故意装出可怜或不满的样子,以引起他人注意或同情的行为。
“无病呻吟”这个成语最早见于清代文学作品,后来逐渐被广泛使用。其词源可能来自于人们对日常生活中那些故意装出痛苦样子的人的观察和总结。
在**文化中,“无病呻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不真诚、不实在的行为。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普遍推崇真诚和坦率,因此这个成语在社会文化中具有一定的批判意义。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厌烦和不满。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故意制造麻烦、博取关注的人,这种行为往往让人感到不真诚和虚伪。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同事总是无病呻吟,每次开会都故意表现出很累的样子,但实际上他并没有做什么重活。这种行为让团队的其他成员感到很不舒服,最终大家通过沟通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花儿笑,
有人却在无病呻吟。
阳光明媚,鸟儿唱,
何必装作愁眉苦脸。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躺在床上,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但周围的环境却是一片宁静和美好。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轻快的旋律,与画面中人物的痛苦表情形成对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ining without a cause”或“complaining for no reason”,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含义相似,都是指没有实际问题却故意表现出不满或痛苦。
“无病呻吟”这个成语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批判意义。它不仅揭示了人们对真诚和坦率的追求,也反映了社会对虚伪和不真诚行为的反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成语对于提升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深度具有重要意义。
百年光景百年心,更欢须叹息,无病也呻吟。
后来的叹老嗟卑也正是~。
1.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2.
【病】
(形声。疒形丙声。本义:上古时指重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病,疾加也。 、 《仪礼·既夕礼》。注:“疾甚曰病。”-疾病外内皆埽。 、 《易·说卦》-坎为心病。 、 《左传·襄公十九年》-疾病而立之。 、 王充《论衡·订鬼》-故得病寝衽,畏惧鬼至。 、 《韩非子·孤愤》-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 、 《庄子·达生》-行年四十而有内热之病以死。
【组词】
病革、 病亟
3.
【呻】
(形声。从口,申声。本义:吟诵)。
同本义。
【引证】
范成大《藻侄比课》-学业荒呻毕。
【组词】
呻毕、 呻唤
4.
【吟】
(形声。从口,今声。唫为吟的本字。本义:呻吟、叹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吟,呻也。 、 《苍颉篇》-吟,叹也。 、 《素问·宝命全形论》。注:“谓吟叹也。”-呿吟至微。 、 《战国策·楚策》-昼吟宵哭。 、 明·何景明《陇右行送徐少参》-相送悲吟不尽情,关山陇坂高无极。
【组词】
吟呻、 吟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