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0: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0:18
游人:指旅行或游览的人,通常指那些为了休闲、观光或探索而外出的人。
“游人”一词在**古代文学中已有使用,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有“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游人”即指旅行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更为广泛。
在文化中,“游人”常与诗词、山水画等艺术形式联系在一起,体现了人对自然和旅行的热爱。在现代社会,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人”也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角色。
“游人”一词常带有一种轻松、自由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远行、探索和新奇的体验。它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在个人经历中,“游人”可能与某次难忘的旅行经历相关,如一次独自的背包旅行,或与家人朋友的愉快出游。
在诗歌中,“游人”可以这样使用:
春风拂面过,游人笑语盈。
山川映眼底,心随云卷轻。
在英语中,“游人”可以对应为“tourist”或“traveler”,但“traveler”更侧重于旅行者的身份和经历,而“tourist”则可能带有一定的消费和观光的意味。
“游人”一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词汇,它承载了人们对旅行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新奇体验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游人”这个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和分享旅行的乐趣和意义。
1.
【游】
(形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游,旌旗之流也。 、 《诗·长发》-为下国缀旒。 、 《左传·桓公十二年》-鞶厉游缨,昭其数也。
2.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