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0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04:08
口蜜腹剑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嘴上说得很甜,肚子里却藏着害人的剑。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表面和善,内心却阴险毒辣,善于伪装和欺骗。
在文学作品中,口蜜腹剑 常用来描绘那些表面上对人友好,实际上却心怀不轨的角色。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警告他人小心某人的两面性。在专业领域,如心理学或人际关系学,这个词汇可以用来分析和讨论人的行为模式和动机。
同义词:笑里藏刀、两面三刀、口是心非 反义词:表里如一、心口如一、坦诚相待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描述人的行为和性格时,各有其细微的差别。例如,“笑里藏刀”强调的是表面上的友好和背后的威胁,而“口是心非”则更侧重于言语和内心想法的不一致。
口蜜腹剑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古代的文献中,具体出处难以考证,但它反映了古代人对于人际关系中虚伪和欺骗的深刻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文学作品和日常交流中。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诚信”和“真诚”是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因此,口蜜腹剑 这个成语在社会中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用来警示人们要警惕那些表面友好、内心阴险的人。
这个成语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警惕和厌恶。它让我联想到那些表面上对你好,实际上却在背后捅刀子的人。这种行为不仅伤害了他人,也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口蜜腹剑的人。他们表面上对你友好,但一旦涉及到利益冲突,就会毫不犹豫地背叛你。这些经历让我更加警惕,也更加珍惜那些真诚待我的朋友。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这个成语:
笑颜如花绽,心藏利刃寒, 口蜜腹剑者,人间最阴险。
在视觉上,口蜜腹剑 可以联想到一个表面微笑的人,但他的眼神却透露出阴险和狡诈。在听觉上,这个成语可以联想到那些表面上甜言蜜语,实际上却充满陷阱的话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honey-coated poison" 或 "sweet-sounding words with a hidden sting",这些表达也传达了表面友好、内心阴险的含义。
口蜜腹剑 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帮助我识别和警惕那些虚伪的人,也提醒我在人际交往中要保持真诚和诚信。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语言的力量和文化的深度。
世谓李林甫‘口有蜜,腹有剑’。
这厮~,正所为慝怨而友者也。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宰相李林甫非常阴险狡猾,对皇帝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以取得信任;对朝中官员就以甜言蜜语取得信任,骗取对方的好感和欢心,然后背后出卖别人或加以陷害,用尽两面三刀的手段。人们说他是“口有蜜,腹有剑”
1.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
2.
【蜜】
(形声。从虫,宓(mì)声。本义:蜂蜜,蜜蜂采取花液酿成的甜汁)。
同本义。
【引证】
汉·王充《论衡》-蜜为蜂液,食蜜少多,则令人毒。
【组词】
蜜勺、 蜜供、 蜜酒、 蜜浆、 蜜饵
3.
【腹】
(形声。从肉,复声。此为后起形声字,初文应即“畐”(fú)字,象人腹部之形。本义:肚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脐上下两旁也。-腹,厚也。 、 《易·说卦传》-坤为腹。 、 《易·明夷》-入于左腹。 、 《素问·评热病论》-腹者至阴之所居。 、 《释名》-自脐以下曰水腹。 、 晁错《论贵粟疏》-腹饥不得食。
【组词】
腹痛、 腹肠、 腹围、 腹如垂瓠、 腹便便
4.
【剑】
(形声。从刀,佥(qiān)声。本义:古代兵器。长刃两面,中间有脊,短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今之匕首。”-劒,人所带兵也。 、 《管子》-昔葛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为剑。 、 《礼记·曲礼》-负剑辟咡诏之。 、 虞世南《从军行》-剑寒花不落,弓晓月逾明。
【组词】
剑锷、 剑首、 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