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5: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5:15:49
廉访使者:这个词汇源自**古代,指的是负责巡视地方、监察官员、调查民情、惩治腐败的官员。字面意思是指那些以廉洁为原则,进行巡视和调查的使者。
在文学作品中,“廉访使者”常被用来象征正义和廉洁的力量,如在古代小说或历史剧中。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法学或政治学中,它可能被用来讨论古代的监察制度或反腐机制。
同义词:监察官、巡视官、调查官 反义词:贪官、腐败官员
“廉访使者”一词源于**古代的监察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和用法可能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代表廉洁和正义的巡视官员——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廉访使者”象征着对腐败的零容忍和对正义的追求。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汇提醒人们历史上对廉洁政治的重视,并可能激励现代社会对反腐斗争的持续关注。
这个词汇给人以正直、勇敢和公正的联想。它可能激发人们对正义的渴望和对腐败的厌恶。
在个人生活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历史、政治或道德问题时,它可能被用来强调廉洁和正义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可以将“廉访使者”比喻为现代社会的反腐斗士,如:
廉访使者,手持正义之剑, 斩断腐败之根,守护清廉之风。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身着古代官服的官员,手持文书,严肃而坚定地巡视着。在音乐中,可能联想到庄重而有力的进行曲,象征着正义的力量。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职位可能有不同的名称和职责,如罗马帝国的监察官(Censor),但其核心职责——监督和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标准——是相似的。
“廉访使者”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监察制度,也象征了廉洁和正义的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并在现代社会中强调反腐和正义的重要性。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訪,泛谋也。 、 《尔雅》-訪,谋也。 、 《书·洪范》-王访于箕子。 、 《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 《周礼·内史》-受纳访 、 《国语·楚语》-使访物官。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组词】
访断、 访覃、 访讯
3.
【使】
(形声。从人,吏声。从人表示人的动作行为。本义:命令)。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伶者,令也。-使,伶也。 、 《礼记·表记》。注:“谓使之聘问师役之属也。”-故君使其臣。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 、 《史记·魏公子列传》-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
【组词】
支使
4.
【者】
(《说文》:“别事词也。相当于“这”)。
同本义。
【引证】
五代·王衍《醉妆词》-那边走,者边走,莫厌金杯酒。
【组词】
者回、 者般、 者流、 者番、 者里、 者个、 者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