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2:0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2:02:41
“廉退”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廉”和“退”。其中,“廉”通常指廉洁、正直,不贪污;“退”则指退缩、退让或退休。结合起来,“廉退”可以理解为在保持廉洁正直的同时,选择退让或退休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廉退”可能用来形容一个官员在面对诱惑时选择保持清廉并主动退位,以示高洁。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政治或道德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在专业领域,如政治学或伦理学,这个词可能用来讨论官员的道德行为和职业操守。
“廉”字最早见于《说文解字》,意为“不贪”。“退”字则有“后退”、“退让”之意。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廉退”这个词汇,强调在保持廉洁的同时选择退让或退休。
在**传统文化中,廉洁是一种重要的道德标准,尤其是在官场。因此,“廉退”这个词体现了对廉洁和谦让的推崇,反映了社会对官员道德行为的期望。
“廉退”这个词给人一种正直和高尚的感觉,联想到那些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守原则的人。它激发了对廉洁和谦让的尊重,以及对那些选择退让以保持清白的人的敬佩。
在现实生活中,我曾遇到一位老师,他在面对学校的不公正待遇时选择了廉退,没有参与任何不正当的行为,这种行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廉退”来表达一种高尚的情操:
在纷扰的尘世中,他选择了廉退,
如清风拂过,不留一丝尘埃。
想象一位老者,身着朴素的长袍,在夕阳下缓缓退去,背景音乐是古琴的悠扬,这样的画面和声音都能很好地体现“廉退”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retire with honor”(光荣退休),强调在保持荣誉的同时选择退休。
“廉退”这个词不仅体现了对廉洁的追求,也体现了对谦让和退休的尊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正直,同时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退让,以保持个人的尊严和社会的和谐。
1.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
2.
【退】
(会意。小篆字形。从彳,从日,从攵。彳(chì),小步。攵(suī),足的反写。本义:向后走,后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退,卻也。 、 《仪礼·聘礼》-宾三退负序。 、 《仪礼·乡射礼》-主人少退。 、 《礼记·玉藻》-待坐则必先退席。 、 《孙子·谋政》-不可以退而谓之退。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暑为之退。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攻一时敌退。 、
【组词】
退到院子里;他往后退了几步;退缩、 退生、 退厅、 退藏于密、 退殿、 退出战斗;退罢、 退散、 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