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3:37: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3:37:04
“串亲访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拜访亲戚和朋友。这个词汇通常用来描述人们在节假日或特定时期,如春节、中秋节等,去拜访自己的亲戚和朋友的社交活动。
在文学作品中,“串亲访友”常常用来描绘节日的温馨氛围和人际关系的紧密。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更加随意,用来描述日常的社交活动。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人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分析家庭和社区的互动模式。
同义词:走亲访友、拜访亲友 反义词:闭门不出、孤立无援
同义词“走亲访友”与“串亲访友”意思相近,但“走亲访友”可能更强调行动的过程。反义词“闭门不出”和“孤立无援”则表达了与外界隔绝的状态。
“串亲访友”这个词汇的词源较为传统,源自*古代的社交俗。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含义和使用方式基本保持稳定,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串亲访友的频率和形式可能有所变化。
在**文化中,串亲访友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尤其是在传统节日期间。这种活动不仅加强了家庭和社区的联系,也是传承文化和价值观的一种方式。
这个词汇通常带有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家庭团聚的场景和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每逢春节,我都会参与串亲访友的活动,这不仅是一种传统*俗的延续,也是与家人和朋友加深感情的好机会。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送暖入屠苏,串亲访友笑声多。”
想象一下,春节期间,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在街上互相问候,孩子们的笑声和鞭炮声交织在一起,这就是“串亲访友”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社交活动可能被称为“family reunion”或“visiting friends and relative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都是指与家人和朋友的聚会。
“串亲访友”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一种社交活动,也反映了中华文化中重视家庭和社区关系的价值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更好地融入和理解**文化。
农民都愿意在春耕开始前赶集进城,串亲访友。
春节期间大家都有~的习惯。
1.
【串】
多个同类东西连贯在一起
【组词】
串讲
将物品连贯在一起。亦指连贯而成的物品
【组词】
串珠子、 串珠
2. 【亲】
3.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訪,泛谋也。 、 《尔雅》-訪,谋也。 、 《书·洪范》-王访于箕子。 、 《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 《周礼·内史》-受纳访 、 《国语·楚语》-使访物官。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组词】
访断、 访覃、 访讯
4.
【友】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顺着一个方向的两只手,表示以手相助。本义:朋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友,同志为友。 、 《易·兑》。疏:“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君子以朋友讲习。 、 《周礼·大司徒》-联朋友。 、 《论语》-与朋友交。 、 《世说新语·方正》-太丘与友。 、 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偕数友出。 、 清·周容《芋老人传》-是芋视乃友。 、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组词】
挚友、 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