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7:4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7:41:16
“争奇斗艳”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外观或表现上互相竞争,以展现出最独特、最引人注目的特点。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花卉、服饰、艺术作品等在视觉上的竞争,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社交场合中为了吸引注意而进行的各种表现。
在文学作品中,“争奇斗艳”常用来描绘花园中的花朵或市场上的商品,强调它们的美观和吸引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聚会或社交活动中的行为,如穿着打扮、言谈举止等。在专业领域,如时尚、园艺等,这个词汇也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
同义词“竞相展示”强调的是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争妍斗艳”则更侧重于美丽和吸引力的竞争。反义词“平淡无奇”和“朴实无华”则表达了缺乏特色和吸引力的状态。
“争奇斗艳”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反映了汉语中对于视觉美和竞争意识的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成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从自然景观到人类活动,都有其身影。
在**文化中,“争奇斗艳”常常与节日庆典、社交活动等联系在一起,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社交场合中个人形象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兴奋的,因为它代表了活力和创造力。在联想上,我会想到五彩缤纷的花朵、时尚秀场和热闹的社交聚会。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花卉展览上看到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每一种都试图以最美的姿态吸引观众。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百花争奇斗艳,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结合图片,我可以想象到一片花海,各种颜色的花朵竞相开放;结合音乐,我可以联想到欢快的旋律,如同花朵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mpeting for attention”或“vying for beauty”,但这些表达没有“争奇斗艳”这样富有诗意和视觉冲击力。
“争奇斗艳”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汉语词汇,也让我对美的追求和社交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能够生动地描绘出竞争和美丽的场景。
名品相压,争妍斗奇,故者未厌,而新者已盛。
尤其令邓幺姑神往的,就是讲到成都一般大户人家的生活,以及妇女们~的打扮。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奇】
(字源见奇(qí)。本义:奇特,奇异)。
单数,偶之对。
【引证】
《说文》-奇,一曰不耦。 、 《白虎通·嫁娶》-阳数奇。 、 《仪礼·乡射礼》-一算为奇。 、 《山海经·海外西经》-奇肱之国,其人一臂三目,有阴有阳。 、 《资治通鉴》-每奇日,未尝不视朝。
【组词】
奇日、 奇左、 奇肱、 奇偏
3.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4.
【艳】
(会意。从豐(fēng),从色。豐,丰大。色,色彩。丰大而有色彩。本义:鲜艳,艳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艷,好而长也。 、 《左传·桓公元年》-目逆而送之,曰,美而艳。 、 《诗·小雅·十月之交》-艳妻煽方处。 、 《楚辞·招魂》。注:“艳,好貌也。”-艳陆离些。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窈窕艳城郭。
【组词】
艳色、 艳段、 艳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