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06: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06:57
争夺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为了获得某物或达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竞争或斗争。它通常涉及两个或更多的个体或团体,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获得优势或控制权。
“争夺”一词在汉语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由“争”和“夺”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竞争”和“夺取”。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如《左传》中有“争地以战”的记载。
在**文化中,“争夺”常常与权力、地位和财富相关联,反映了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在现代社会,这个词也常用于描述经济、政治和体育等领域的竞争。
“争夺”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紧张和激烈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竞争的激烈场面和参与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在学校**会上见证过同学们为了争夺冠军而全力以赴的情景,那种竞争精神和团队合作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可以将“争夺”融入描述自然界中动物为了生存而进行的斗争,如“狮群争夺领地,草原上的王者之战”。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激烈争夺某物的场景,背景可能是嘈杂的人声和紧张的音乐,增强了视觉和听觉的冲击力。
在英语中,“争夺”可以对应为“contend”或“compete for”,在不同文化中,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竞争的本质是相似的。
“争夺”这个词在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不仅描述了人类社会中的基本竞争行为,也反映了社会动态和个体动机。通过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应用场景,这对于提升语言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1.
【争】
“诤”的本字。强谏;规劝。
【引证】
《墨子·公输》-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 、 《荀子·臣道》-伊尹、箕子可谓谏矣,比干、子胥可谓争矣。 、 《荀子·子道》-父有争子,不行无理。士有争友,不为不义。
【组词】
争子、 争友、 争臣、 争引、 争弟
2.
【夺】
(会意。金文字形,上面象振翅欲飞的鸟,下面是手(又、寸),其意思是:这只振翅欲飞的鸟,眼看着就要从手中失脱掉。本义:丧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夺,手持隹失之也。 、 《礼记·仲尼燕居》。注:“犹乱也。”-给夺慈仁。 、 《素问·通评虚实论》-精气夺则虚。 、 《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 《荀子·富国》-勿夺农时。
【组词】
夺宗、 夺气、 夺魄、 夺胆、 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