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7: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7:13
“何物”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什么东西”或“什么事物”。它通常用来询问某物的名称或性质,相当于英语中的“what thing”或“what is it”。
在文学中,“何物”常用于诗词或古文中,用以表达一种深沉或哲理性的询问,如“天地之间,何物最贵?”在口语中,它可能显得有些文雅或古风,不如“什么东西”或“这是啥”来得直接。在专业领域,如哲学或科学讨论中,“何物”可能被用来探讨事物的本质或定义。
“何物”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诗经》、《论语》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文言文和某些正式场合中仍保留其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何物”常带有一定的哲学意味,用于探讨事物的本质或人生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它可能更多地出现在教育或学术讨论中。
“何物”给人一种古典、深沉的感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的思考或对生命深层次的探索。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何物”,但在阅读古文或参与某些学术讨论时,会遇到并理解其含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夜深人静时,问天何物最珍贵,唯有人心不可得。”
结合古风音乐和古代书房的画面,可以更好地体现“何物”的古典韵味和文化深度。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what is this thing”或“what is it”,但在语境和使用频率上有所不同。
“何物”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词汇,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常见,但在文学和学术领域仍有其独特的价值。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汉语的丰富性和深度。
1.
【何】
(形声。从人,可声。金文,象人负担之形。本义:负荷) 同本义 同: 荷
【引证】
《易·噬嗑》-何校灭耳,凶。 、 《易·大畜》-何天之衢。 、 《诗·商颂·玄鸟》-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 《诗·商倾·长发》-何天之休,不競不絿。 、 《管子·小匡》-用此五子者何功。
【组词】
何校、 何劳
2.
【物】
(形声,从牛,勿声。“勿”是一种杂色旗,表示杂色。本义: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 、 《礼记·乐记》-物以群分。 、 《淮南子·天文》-四时之散精为物。 、 《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 、 《周礼·太宰》-九曰物贡。
【组词】
物品、 物母、 物曲、 物如、 物序、 物祖、 物际、 物恺、 物灵、 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