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15:05
词汇“嗣历”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因此在进行深入学*和分析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探讨其含义和用法。
“嗣历”一词由两个汉字组成:“嗣”和“历”。
结合起来,“嗣历”可以理解为继承的历史或继承的历程,可能指的是一个家族或王朝的继承过程和历史记录。
由于“嗣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非常有限。在古代文献或历史研究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来描述某个家族或王朝的继承历史。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会被用来营造一种历史感或庄重感。
“嗣历”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家族和王位继承的记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很少见到。
在**传统文化中,家族和王朝的继承是非常重要的事项,因此“嗣历”这样的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可能较为常见。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继承制度的重视。
“嗣历”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历史悠久的感觉,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的家族谱系和王位传承,带有一定的历史感和仪式感。
由于“嗣历”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但如果从事历史研究或家族史编纂,可能会涉及到相关内容。
在创作历史小说或家族传奇时,可以使用“嗣历”这个词来增加作品的历史厚重感,例如:“他们的嗣历如同一条绵延不绝的河流,见证了无数代人的兴衰荣辱。”
由于“嗣历”涉及到历史和继承,可以联想到古老的家族画像、历史文献的翻页声,或者是古代宫廷的庄严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嗣历”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比如欧洲的贵族家族史或王室继承记录。
“嗣历”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反映了古代社会对继承制度的重视,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文化,丰富语言的表达层次。
1.
【嗣】
(形声。从册,从口,司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下令。甲骨文从大,从子,从册,会意。大子,即嫡长子。本义: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嗣,诸侯嗣国也。 、 《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 、 《书·舜典序》-将使嗣位。
【组词】
嗣王、 嗣君、 嗣主、 嗣位、 嗣皇、 嗣圣、 嗣临
2.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