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6:04
词汇“嗣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是一个较为文雅且带有古典色彩的词汇。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嗣响”进行深入分析:
“嗣响”字面意思是指继承和回响。其中,“嗣”指的是继承、接续,“响”则指声音的回响或反响。结合起来,“嗣响”可以理解为某种传统、声音或思想的继承和传播。
在文学作品中,“嗣响”常用来形容文化的传承或历史的回响,如“古琴的嗣响”可能指的是古琴音乐的传承和影响。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书面语或特定的文化讨论中。
“嗣响”这个词汇可能源自古代汉语,用于描述文化和思想的传承。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降低,更多保留在文学和学术讨论中。
在**传统文化中,“嗣响”强调的是对前人智慧和文化遗产的尊重和继承。在社会发展中,这个词汇提醒人们要珍惜和传承历史文化。
“嗣响”给人一种庄重、深远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连续性。它激发人们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讨论文化遗产保护或传统艺术传承时使用“嗣响”这个词汇,以表达对这些活动的重视和支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古琴的嗣响,穿越千年,回荡在现代的空气中,诉说着不变的情怀。”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古琴演奏者在古老的庭院中弹奏,琴声悠扬,仿佛是历史的嗣响,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嗣响”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传承”和“回响”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嗣响”这个词汇虽然不常见,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通过学和分析“嗣响”,我更加意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1.
【嗣】
(形声。从册,从口,司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下令。甲骨文从大,从子,从册,会意。大子,即嫡长子。本义: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嗣,诸侯嗣国也。 、 《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 、 《书·舜典序》-将使嗣位。
【组词】
嗣王、 嗣君、 嗣主、 嗣位、 嗣皇、 嗣圣、 嗣临
2.
【响】
(形声。从口,鄉声。本义:回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響,声也。 、 《剧秦美新》-炎光飞响。 、 《史晨奏铭》-黄玉响应。 、 《易·系辞》-其受命也如响。 、 《水经注·江水》-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汉·贾谊《过秦论上》-云集响应。 、 《聊斋志异·促织》-绝无踪响。
【组词】
响臻、 响彻;响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