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04: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04:23
克格勃(KGB)是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的缩写,是苏联的主要情报机构和秘密警察组织。克格勃负责国内外的情报收集、反**活动、国内安全以及政治审查等职能。
克格勃的名称来源于俄语“Комитет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意为国家安全委员会。随着苏联的解体,克格勃在1991年被解散,其职能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继承。
克格勃在苏联时期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守护者,也是政治清洗和打压异己的工具。克格勃的形象在西方文化中常常与恐惧、秘密和权力滥用联系在一起。
克格勃一词往往引发人们对冷战时期紧张局势的回忆,以及对政府监控和个人自由受限的担忧。它象征着权力的高度集中和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在讨论现代情报活动和政府监控时,克格勃的历史和经验常常被引用,以警示人们对于权力滥用的可能性。
在创作中,克格勃可以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象征,代表秘密、阴谋和权力斗争。例如,在剧本中,克格勃特工可以是一个复杂的角色,既是英雄也是反派。
克格勃的形象可能与冷战时期的电影、纪录片中的黑白影像联系在一起,或者与紧张的背景音乐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压抑和不安的氛围。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克格勃的对应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意义——国家安全机构和情报组织——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克格勃可能被简单地称为“Soviet intelligence”或“Soviet secret police”。
克格勃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代表了苏联时期的特定历史现象,也反映了情报机构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存在和影响。了解克格勃的历史和功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情报活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在现代民主社会中如何平衡国家安全和个人自由。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格】
3.
【勃】
(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勃,排也。 、 《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勃,展也。
【组词】
勃郁、 勃屑
兴起;旺盛。
【引证】
马融《长笛赋》-气喷勃以布覆兮。 、 《广雅》-勃勃,盛也。 、 《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勃然平世之俗起焉。
【组词】
蓬勃、 勃腾腾、 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