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1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14:11
词汇“凶勃”在中文中并不常见,且在标准的汉语词典中并未找到该词条。因此,我们将基于该词汇的字面组合进行分析。
“凶”通常指凶恶、危险或不吉利的事物,而“勃”则有旺盛、突然兴起的意思。将两者结合,“凶勃”可能指的是某种突然且强烈的危险或不吉利的态势。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某种突如其来的灾难或危机。在口语中,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语境或方言中。
由于“凶勃”不是一个标准词汇,其词源和演变难以追溯。可能是由“凶”和“勃”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用于特定语境中。
在某些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可能会使用“凶勃”来形容某种强烈的负面**或情绪,尤其是在描述自然灾害或人的情绪爆发时。
该词汇可能带有一种紧张和不安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突然的危机或不可控的情况。
由于该词汇不常见,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遇到与之相关的经历或故事。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凶勃”来形容某种强烈的自然现象或人的情绪爆发,如:
夜幕下,雷声凶勃,
闪电划破天际,
心中的恐惧,如潮水般汹涌。
结合图片,可能会联想到暴风雨、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的画面。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紧张激烈的音乐片段。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组合词来形容类似的情境。
“凶勃”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可能较为有限,但在特定语境中可以有效地传达强烈的负面情绪或*。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掌握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表达方式,但也需要注意其使用的恰当性和语境的适宜性。
1.
【凶】
(指事。小篆字形,“凵”象地陷形,读kǎn。“乂”表示这里可陷人。“兇”是会意字,从儿(人),在凶下。本义:不吉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凶,恶也。象地穿交陷其中也。 、 《尔雅》-凶,咎也。 、 《易·系辞》-吉凶者,言乎其得也。 、 《书·洪范》-一曰凶短折。 、 《诗·小雅·十月之交》。笺:“告天下以凶亡之徵也。”-日月告凶。 、 《楚辞·卜居》-“此孰吉孰凶?”
【组词】
凶兆、 凶宿、 吉凶未卜;凶星
2.
【勃】
(形声。从力,孛(bèi)声。本义:排,推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勃,排也。 、 《广雅》。今苏俗语以力旋转物曰勃。-勃,展也。
【组词】
勃郁、 勃屑
兴起;旺盛。
【引证】
马融《长笛赋》-气喷勃以布覆兮。 、 《广雅》-勃勃,盛也。 、 《荀子·非十二子》。注:“兴起貌。”-勃然平世之俗起焉。
【组词】
蓬勃、 勃腾腾、 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