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2:4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2:43:48
词汇“克然”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定义。根据字面组合,“克”通常有克服、克制之意,而“然”则常用来表示状态或情况。因此,如果将“克然”作为一个合成词来理解,它可能隐含着“克服某种状态或情况”的意思。
由于“克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如果出现这个词,可能是作者为了创造一种特定的氛围或表达一种深层的含义而特意使用的。在口语中,这个词几乎不会被使用,除非是在特定的文学或学术讨论中。
由于“克然”不是一个标准词汇,以下例句是假设性的:
由于“克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历史不详。可能是某些文学作品中创造的词汇,或者是某些方言中的用法。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中,“克然”可能被用来强调个人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克然”可能给人带来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面对困难时的坚强和勇敢。
由于“克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遇到与该词汇相关的经历或故事的可能性较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克然”来表达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感:
在风暴的中心,我克然站立,
任凭风吹雨打,心志不移。
由于“克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不会直接关联到特定的视觉或听觉形象。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克然”的词汇,但可以找到表达类似概念的词汇,如英语中的“undaunted”或“resolute”。
“克然”作为一个不太常见的词汇,其使用和理解需要特定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语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然而,由于其不常见,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谨慎使用,以免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1.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2.
【然】
(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引证】
《说文》-然,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