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8:32: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8:32:39
词汇“璧采”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古风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以下分析:
“璧采”由两个字组成:
结合起来,“璧采”可能指的是玉璧的光泽或文采,引申为美好的品质或才华。
由于“璧采”较为生僻,它在现代语境中可能不太常见。在古代文学或文言文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人的才华或物品的美好。
“璧采”可能源自古代对玉器的赞美,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可能有所扩展,但总体上仍保持其美好和珍贵的内涵。
在**传统文化中,玉器象征着高贵和美德,因此“璧采”可能与这些文化价值观相关联。
“璧采”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优雅和精致,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由于“璧采”较为生僻,个人应用可能较少。但在特定的文学创作或文化交流中,可能会用到这个词汇来表达特定的情感或意境。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璧采映月华,
文心照古今。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精美的玉璧在灯光下闪耀着柔和的光泽。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古典音乐中的优雅旋律。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类似的词汇来表达类似的美好和珍贵。
“璧采”作为一个生僻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见,但它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好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深度和丰富性。
1.
【璧】
(形声。从玉,辟声。本义:平而圆,中心有孔的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璧,瑞玉环也。 、 《尔雅·释器》。注:“肉边好孔。玉人,璧好三寸。”-肉倍好谓之璧。 、 《白虎通》-璧者,方中圆外。 、 《书·顾命》。郑注:“大璧,度尺二寸。”-宏璧。 、 《周礼·大宗伯》-以苍璧礼天。 、 《诗·卫风·淇奥》-如圭如璧。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组词】
璧不可以防寒、 璧雍
2.
【采】
采地,古代士大夫的封邑 ,又叫采邑,食邑,采地。
【引证】
《礼记·礼运》-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 、 《法言·重黎》。注:“食税也。”-西采雍梁。 、 《公羊传·襄公十五年》注-所谓采者,不得有其土地人民采取其租税耳。字亦作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