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27: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27:30
作茧自缚 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基本含义是指自己给自己制造麻烦,使自己陷入困境或限制自己的发展。
作茧自缚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养蚕文化,蚕吐丝作茧是自然现象,但被引申为比喻意义,用来说明人们因自己的行为而陷入困境。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警示人们不要因自己的错误或局限性而陷入困境,强调自我反省和自我改进的重要性。
这个成语给人带来的是一种警示和反思的情感,提醒人们要避免因自己的行为而陷入困境,同时也引发对自我限制和自我发展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因为过于保守的决策而错失了很多机会,可以说是作茧自缚的典型例子。
在诗歌中,可以将“作茧自缚”融入到描述人物内心挣扎的诗句中:
心丝缠绕成茧,
自缚于往昔的阴影,
挣脱不易,
唯有自省,方能自拔。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只蚕在吐丝作茧的画面,象征着自我限制的过程。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低沉的音乐来表达这种自我限制的沉重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 "to spin one's own cocoon" 或 "to dig one's own grave",都表达了类似的自我限制或自我毁灭的意思。
作茧自缚 这个成语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警示作用,提醒人们要避免因自己的行为而陷入困境,同时也强调了自我反省和自我改进的重要性。通过对这个成语的深入学,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
人生如春蚕,作茧自缠裹。
从前有一副拆字对联,上联为:“鸿为江边鸟”,下联是“蚕是天下虫”。天虫凑成蚕字。蚕是小青虫,胖胖的身体,整天埋头吃桑叶,过一个月左右蚕就作茧自缚其中,再经过一个月左右就化成飞蛾,人们借以指使自己受困
我们需要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但不可过于繁琐,弄得~,捆住自己的手脚。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茧】
许多昆虫幼虫在化蛹前包围身体大部分的由丝组成的外皮,在其中化蛹。家蚕的茧是商业蚕丝的来源。
【引证】
《后汉书·列女传》-生自蚕茧。
【组词】
蚕茧;茧儿、 茧素、 茧纸
絮丝棉的衣服 同: 襺
3.
【自】
(象形。小篆字形。象鼻形。“自”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鼻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许谓自与鼻义同音同,而用自为鼻者绝少也。”-自,鼻也。
4.
【缚】
(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或缠织等有关。尃(fū)声。本义:捆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缚,束也。 、 《左传·文公二年》-战之明日,晋襄公缚秦囚。 、 清·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
【组词】
缚人、 缚绑、 缚住、 缚虎、 缚送、 缚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