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1:39
词汇“[捣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以下分析将基于其可能的含义进行推测和扩展。
“捣蓍”可能指的是捣碎蓍草,蓍草是一种古代用于占卜的植物。因此,“捣蓍”可能指的是准备蓍草进行占卜的过程。
在古代文学或历史文献中,“捣蓍”可能出现在描述占卜仪式的语境中。在现代,除非是在研究古代占卜或相关文化的专业领域,否则该词汇可能不会被广泛使用。
同义词:研蓍、碎蓍 反义词:(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反义词可能不适用)
“捣”字在古代汉语中有捣碎、研磨的意思,“蓍”指蓍草。该词汇可能是古代占卜文化的一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在日常语言中逐渐消失。
在古代中国,占卜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和社会活动,蓍草占卜是其中一种方法。因此,“捣蓍”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命运和未来的探索。
对于现代人来说,“捣蓍”可能带来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情感联想,唤起对古代文化和仪式的好奇和敬畏。
(由于该词汇的特殊性,个人应用可能不适用)
在创作中,可以将“捣蓍”融入到一个描述古代占卜仪式的场景中,增加故事的历史感和神秘感。
结合古代占卜的图像或音乐,可以更好地传达“捣蓍”的氛围和情感。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占卜仪式可能使用不同的植物或方法,可以比较不同文化中占卜的异同。
“捣蓍”作为一个古汉语词汇,虽然不常见于现代语言,但它反映了古代文化和社会的一部分。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和文化,丰富我们的语言知识。
1.
【捣】
(形声。从手,岛声。本义:捣,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亦作“捣”。-擣,手推也。一曰,筑也。 、 《仪礼·有司彻》-擣肉之脯。 、 《礼记·杂记》注-所以捣郁也。 、 《齐民要术·种谷》-捣麋鹿羊矢(屎)。 、 唐·李白《捣衣篇》-夜捣戎衣向明月。
【组词】
捣碓、 捣嗓子、 捣蒜打、 捣磕
2.
【蓍】
蓍草 。古代常以其茎用作占卜。
【引证】
《说文》-蓍,蒿属。从草,耆声。生千岁三百茎。 、 《尚书大传》-蓍,百年一本生百茎。 、 《易·说卦传》-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 《诗·曹风·下泉》-冽彼下泉,浸彼苞蓍。 、 《龟·系辞》-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著龟。
【组词】
蓍龟、 蓍蔡、 蓍簪、 蓍艾、 蓍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