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7:2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7:20:47
词汇“握椠怀铅”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成语,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握椠怀铅”字面意思是手里拿着椠(古代用来书写的木板),怀里揣着铅(古代用来书写的铅笔)。这个成语比喻文人随时准备写作,形容文人的勤奋和随时准备创作的状态。
“握椠怀铅”源自古代文人的书写工具,椠是木板,铅是铅笔。随着书写工具的演变,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但在描述文人勤奋创作时仍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在**传统文化中,文人墨客被赋予了高尚的文化地位,握椠怀铅体现了他们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创作的热爱。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勤奋、专注的印象,让人联想到古代文人在简陋的条件下依然坚持创作的情景,激发人们对知识追求的敬意。
在现代生活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那些随时准备记录灵感、勤奋创作的人,如作家、学者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握椠怀铅夜未央,笔下生花梦自香。”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位古代文人在昏黄的灯光下,手持椠板,怀揣铅笔,专注地书写。结合音乐,可以选择一些古风音乐,营造出古代文人创作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类似的表达如“随时准备写作”或“勤奋创作”的概念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握椠怀铅”这个成语虽然较为生僻,但它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勤奋和创作热情,对于理解*传统文化和文人的生活状态有一定的价值。在现代语言学和表达中,虽然使用频率不高,但了解这样的成语有助于丰富语言的内涵和文化底蕴。
耆旧者惟闻其名,后生者不睹其事,今故寻源讨本,~,兼疏本传之文。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椠】
(形声。从木,斩声。本义:书板,古代削木为牍,没有书写过的素牍叫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椠,牍朴也。从木,斩声。谓未书之版长三尺,其小者曰札曰牒。 、 《西京杂记》-怀铅握椠。
【组词】
椠工、 椠刻、 椠匠
3.
【怀】
(形声。从心,褱声。本义:想念,怀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怀,思念也。 、 《诗·周南·卷耳》-嗟我怀人。 、 、 《诗·召南·野有死麕》-有女怀人。 、 《楚辞·悲回风》-惟佳人之独怀兮。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怀良辰以孤往。 、 《后汉书·列女传》-久行怀思。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而不怀仁。 、 范仲淹《岳阳楼记》-去国怀乡。(国,国都)
【组词】
怀土、 怀香、 怀慕、 怀乡
4.
【铅】
遵循,因袭。 同: 沿
【引证】
《荀子·礼论》。杨??注:“铅与沿同,循也。”-越月逾时,则必反铅过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