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3: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57:02
握管: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握住管状物体”,通常指的是手持某种管状工具或乐器。在更广泛的语境中,它可以指代掌握某种技能或管理某种事务。
“握管”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握”和“管”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握住”和“管状物体”。在古代汉语中,这个词汇主要用于描述具体的动作,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渐引申为比喻意义。
在**文化中,“握管”常常与文人墨客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象征着文化修养和艺术才华。在现代社会,它也被用来形容管理能力和领导力。
“握管”给人一种稳重和权威的感觉,同时也带有一定的艺术气息。它让人联想到掌握技能的熟练和管理的自信。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音乐会上看到一位小号手握管演奏,那专注而优雅的姿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月光下,他握管轻吹,音符如夜风般飘散。”
想象一位音乐家在舞台上握管演奏,伴随着悠扬的音乐,画面充满了艺术和动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ld the baton”(握指挥棒),用于形容指挥乐队的动作,也有掌握或领导的意味。
“握管”这个词汇在语言中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多样的应用场景。它不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动作,还承载了文化、艺术和管理的象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灵活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
【握】
(形声。从手,屋声。本义:攥在手里,执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握,搤持也。 、 《广韵》-握,持也。 、 《仪礼·乡射礼》-长尺有握。 、 《楚辞·九章·怀少》-私握臣手。 、 《楚辞·九章·怀沙》-怀瑾握瑜。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手握刀。
【组词】
握君、 握篆、 握算、 握镜、 握节、 握炭流汤
2.
【管】
(形声。从竹,官声。本义:一种类似于笛的管乐器。后泛指管乐器)。
中国古代的一种管乐器,起初用玉制成,改用竹,有六孔,长一尺。后泛指管乐器。
【引证】
《说文》-管,如箎,六孔,十二月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 、 《诗·周颂·有瞽》-箫管备举。 、 《淮南子·原道》。注:“管,箫也。”-建钟鼓,列管弦。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 《孟子·梁惠王下》-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籥之音。
【组词】
管色、 管儿、 管弦、 管说、 管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