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22: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22:11:25
帷幄运筹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在帐幕中策划军事行动。帷幄指的是军中的帐幕,运筹则是指策划、谋划。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后方或隐蔽处进行深思熟虑的策划和决策。
在文学作品中,帷幄运筹 常用来形容智谋深远、策略高明的军事或政治领袖。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常用,但在讨论战略、计划或决策时,人们可能会引用这个成语来强调策划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军事、政治学或商业战略中,这个词汇被用来描述高级决策过程。
同义词:运筹帷幄、深谋远虑、策划周密 反义词:鲁莽行事、轻率决策
帷幄运筹 源自**古代军事术语,最早见于《史记》等古代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局限于军事领域,也被用于形容任何需要深思熟虑和精心策划的情境。
在文化中,帷幄运筹 与智慧、谋略紧密相关,常被用来赞美那些能够在大局中作出明智决策的人。这个成语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智谋和策略的重视。
这个词汇给人以深思熟虑、沉稳冷静的印象,联想到的是那些在幕后默默工作,通过智慧和策略影响结果的人物。它激发人们对策略和智慧的尊重。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在一次团队项目中担任策划角色,通过帷幄运筹,我们团队成功地完成了项目目标,这个成语让我感受到了策划和执行之间的紧密联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静谧的夜幕下,他帷幄运筹,星辰为证,智慧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想象一个古代将军在帐幕中,烛光摇曳,地图铺展,他的手指在地图上移动,策划着下一步的行动。这样的场景可以通过绘画或视频来表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masterminding”或“strategizing”,虽然不如帷幄运筹那样具有历史和文化深度,但也表达了类似的策划和决策的概念。
帷幄运筹 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它不仅仅描述了一个具体的行动,更是一种智慧和策略的象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增加语言的深度和韵味。
1.
【帷】
(形声。从巾,隹(zhuī)声。从巾,与丝织品有关。“帷”是帷幕。本义:围在四周的布幕)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帷,在旁曰帷。 、 《诗·卫风·氓》-车帷裳。 、 《急就篇》-蒲蒻蔺席帐帷幢。 、 《说文通训定声》-在旁曰帷,在上曰幕。 、 《史记·滑稽列传》-即将女出帷中。 、 《史记·项羽本纪》-披帷西向立。 、 清·周容《芋老人传》-揽辔褰帷。
【组词】
帷薄、 帷盖、 帷堂、 帷帏、 帷幌
用幕布遮挡。
【引证】
《新书·连语》-周武王乃使人帷而守之。
【组词】
帷房
2.
【幄】
(形声。从巾,屋声。本义:形如房屋的大帐幕)。
同本义。
【引证】
《小尔雅·广服》-幄,幕也。 、 《左传·哀公十四年》-子我在幄。 、 《左传·昭公十三年》。注:“幄幕,军旅之帐。”-子产以幄幕九张行。
【组词】
幄殿、 幄幕、 幄次、 幄帐
3.
【运】
(会意。从辵(chuò),军声。本义:运行;运转;转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運,移徙也。 、 《易·系辞》-日、月运行。 、 《方言》。注:“犹行也。”-日运为躔,月运为逡。 、 《庄子·逍遥游》。简文注:“徙也。”-是鸟也,海运。 、 《孟子·梁惠王上》-天下可运于掌。
【组词】
运衡、 运玑、 运斡、 运掌
4.
【筹】
(形声。从竹,夀声。本义:计数的用具)。
壶矢。古代投壶用的签子,形如箭笴。
【引证】
《说文》。谓投壶之矢为 筹。-筹,壶矢也。 、 《礼记·投壶》。注:“矢也。”-筹室中五扶。 、 《仪礼·乡射礼》-箭筹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