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0:3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0:39:38
词汇“偻步”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特定领域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偻”通常指弯曲或驼背,而“步”指行走的步伐。因此,“偻步”可以理解为弯曲着身体或驼背行走的步伐。
由于“偻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的记录。它可能是由“偻”和“步”两个字组合而成,用以描述特定的行走姿态。
在某些文化中,老年人的偻步可能被视为衰老的象征,而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更多地关注如何通过医疗和康复手段改善这种状况。
由于“偻步”不是一个常用词汇,个人在生活中可能很少有机会直接使用或遇到这个词汇。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偻步”来描绘一个老人的形象,如:
岁月在他背上刻下深深的沟壑, 他偻步而行,每一步都沉重而缓慢。
由于“偻步”是一个较为特定的词汇,它在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多,可能需要根据具体语境进行翻译。
“偻步”作为一个描述特定行走姿态的词汇,虽然在日常交流中不常用,但在文学描述、医学讨论等特定领域中可能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了解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某些特定的身体状况。
1.
【偻】
(形声。从人,娄声。本义:弯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白虎通》:周公背偻是为强后。此字本训背曲。-偻,尩也。 、 《礼记·问丧》-偻者不袒。 、 《庄子·达生》-见疴偻者。 、 《汉书·蔡义传》-行步俯偻。 、 《左传·昭公七年》-再命而偻。 、 《荀子·王制》-偻巫跛觋。 、 《庄子·列御寇》-正考父一命而伛(曲背),再命而偻(弯腰),三命而俯,循墙而走,孰敢不轨! 、 《后汉书·邓后传》-同行则偻身自卑。
【组词】
偻背、 偻偻、 偻行、 偻步、 偻人、 偻身、 偻俯
2.
【步】
(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步,行也。 、 《礼记·祭义》-跬步而不敢忘,孝也。 、 《书·召诰》-王朝步自周。 、 《礼记·曲礼》-步路马必中道。 、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见夫人之步马者。 、 《楚辞·屈原·涉江》-步余马兮山皋。 、 《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
【组词】
止步;信步、 步步虚心、 步阁、 步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