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4:5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4:56:43
词汇“凝质”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凝”和“质”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凝质”进行深入分析:
“凝质”字面意思是指物质凝结后的质地或状态。在物理学中,它可能指的是物质从气态或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中的质地变化。在文学或日常用语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物质或物体的质地紧密、坚实。
“凝”字源自古代汉语,意为凝结、凝固;“质”字意为质地、性质。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
在**传统文化中,玉石常常被描述为“凝质”,象征着高贵和纯洁。
“凝质”给人一种稳重、坚实的感觉,可能联想到可靠、持久的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用“凝质”来形容食物的口感,如“这道菜的肉质凝质,非常美味”。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光如凝质的银,洒满寂静的湖面。”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块凝质的冰晶,清澈透明;结合音乐,可能会联想到沉稳、有力的旋律。
在英语中,可能用“compact”或“dense”来描述类似的物质状态,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密度和紧密度。
“凝质”是一个描述物质状态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有着丰富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表达时更加精确和生动。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质】
(形声。从贝,斦(zhì)声。朱骏声认为“斦”是砧板。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抵押;以…作人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钱受物曰赘,以物受钱曰质。-质,以物相赘也。 、 《战国策·赵策》-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 《后汉书·班超传》-遂纳子为质。 、 清·方苞《狱中杂记》-犹质其首。
【组词】
质库、 质作、 质鬻、 质录、 质卖、 质债、 质当、 质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