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3:3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3:37:43
凝酥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油脂或类似物质凝固的状态。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学中,它有时用来形容食物或药物的质地,如“凝酥般的口感”或“凝酥状的药膏”。
在文学作品中,凝酥 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细腻、柔软且略带油腻的质感,如形容某种甜点或糕点的口感。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几乎不被使用,因为它较为文雅且不常见。在专业领域,如食品科学或制药学,可能会用到类似的术语来描述物质的物理状态。
凝酥 的词源较为古老,可能源自古代对食物和药物质地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更为通俗的词汇来描述类似的质感。
在古代,凝酥** 可能与贵族或宫廷文化相关,因为这些场合更可能接触到精致的食物和药物。在现代社会,这个词汇的使用较少,更多出现在对古代文化的回顾或特定文学作品中。
凝酥 这个词给人一种柔和、细腻且略带奢华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精致的甜点、优雅的下午茶或是古代宫廷的精致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有机会使用到 凝酥 这个词。它更多出现在我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或是与朋友讨论古代文化时偶尔提及。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宫廷生活的诗时,我可能会用到 凝酥 这个词:
金碧辉煌宫墙内,凝酥糕点香四溢。
玉手轻拈细品尝,岁月静好如画中。
凝酥 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细腻的糕点图片,或是柔和的古典音乐,营造出一种优雅而宁静的氛围。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 凝酥 的词汇,但类似的质感描述可能存在于各种文化中,如法语中的 "crème" 或 "douceur",用来形容奶油般的细腻和柔和。
凝酥 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信息。了解和学这样的词汇,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语言知识,还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作品。在语言学和表达中,这样的词汇能够增添一份文雅和深度。
1.
【凝】
(会意。古冰字,从水,从疑。疑,止也。疑亦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凝,水坚也。 、 《广雅》-凝,定也。 、 《诗·卫风·硕人》-肤如凝脂。 、 《考工记》-凝土以为器。 、 《礼记·乡饮酒义》-天气严疑之气。 、 枚乘《七命》-霜锷水凝。 、 唐·岑参《走马川行》-幕中草檄(xì)砚水凝。
【组词】
凝寒、 凝冰、 凝雨、 凝涸、 凝霜
2.
【酥】
(会意。从禾,从酉(yǒu)。酥指食品,因而与禾、酉(代表酒)有关。本义:酪类。由牛羊乳制成。又称“酥油”)。
同本义。
【引证】
唐·薛能《影灯夜》-十万军城百万类,酥油香暖夜如烝。
【组词】
酥团、 酥酡、 酥酪、 酥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