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0:15: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0:15:00
[叩访] 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是访问、拜访,通常指正式或尊敬的访问。这个词汇带有一定的礼仪性和尊重感,常用于描述对长辈、名人或有地位的人的访问。
在文学中,[叩访] 可能被用来营造一种庄重或神秘的氛围,例如在描述对隐士或智者的访问时。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模仿正式或古老的语言风格。在专业领域,如外交或学术交流中,[叩访] 可能被用来描述正式的访问活动。
同义词:拜访、访问、造访 反义词:告别、离开
这些同义词中,拜访和访问更为常用,而叩访则带有更强的正式和尊敬的意味。
[叩访] 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叩”字原意为敲打,引申为请求、访问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叩访] 逐渐固定为表示尊敬的访问。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叩访] 是一种表达尊敬和礼貌的方式,尤其在对待长辈或权威人士时。这种行为体现了儒家文化中的礼仪和尊重。
[叩访] 这个词给我带来一种庄重和尊敬的感觉,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或是现代人对权威人士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叩访] 这个词让我想起了大学时期,我曾叩访过一位著名的教授,希望能得到他的指导和建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叩访]:
晨曦微露,我叩访古寺,
钟声悠扬,心灵得以洗涤。
[叩访] 这个词让我联想到古老的木门被轻轻敲响的声音,以及门缓缓打开的画面,伴随着一种庄重的氛围。
在英语中,[叩访] 可以对应为 "pay a visit" 或 "call on",但这些表达没有[叩访] 那么强烈的正式和尊敬的意味。
[叩访] 这个词在汉语中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礼仪意义,虽然在现代口语中不常使用,但在正式和尊敬的场合仍然是一个恰当且有力的表达。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表达汉语中的礼仪和文化。
1.
【叩】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 、 《淮南子·说林》-眾者叩舟。 、 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杖叩狼。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娘以指叩门扉。
【组词】
叩胫、 叩门扉、 叩心、 叩门
2.
【访】
(形声。从言,方声。本义:广泛地征求意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訪,泛谋也。 、 《尔雅》-訪,谋也。 、 《书·洪范》-王访于箕子。 、 《诗·周颂·访落》-访予落止。 、 《周礼·内史》-受纳访 、 《国语·楚语》-使访物官。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穆公访诸蹇叔。
【组词】
访断、 访覃、 访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