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3:41
[叩请]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通过敲击或轻触来请求。基本含义是指以恭敬的态度请求某人做某事,通常带有一定的礼仪性质。
文学语境:在古典文学中,叩请常用于描述对长辈或上级的请求,如“叩请先生赐教”。
口语语境:在现代口语中,叩请的使用较少,更多使用“请求”、“恳求”等词汇。
专业领域:在法律或官方文件中,叩请可能用于正式的请求或申请,如“叩请法院予以审理”。
同义词:请求、恳求、祈求
反义词:命令、指示
细微差别:叩请强调的是一种恭敬和礼仪性的请求,而请求和恳求则更侧重于表达需要或愿望。
词源:叩请由“叩”和“请”两个字组成。“叩”原意为敲击,“请”意为请求。
历史演变:在古代汉语中,叩请常用于正式和礼仪性的场合,随着语言的发展,其使用频率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正式场合仍保留其原有的含义和用法。
在**传统文化中,叩请体现了对长辈和上级的尊敬,是一种礼仪的体现。在现代社会,这种词汇的使用更多体现在正式和礼仪性的场合。
叩请给人一种庄重和恭敬的感觉,联想到古代的礼仪和尊敬。在现代使用中,它可能唤起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怀念。
在日常生活中,叩请的使用较少,但在某些正式场合,如向长辈或上级请求帮助时,可能会使用这种表达方式。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月下叩请风,轻抚我心弦。”
视觉联想:想象一个人轻轻敲门,面带恭敬的表情。
听觉联想:听到轻轻的敲门声,伴随着恭敬的语气。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request with respect”或“solicit with deference”,但这些表达不如“叩请”那样具有文化和历史的深度。
叩请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背景的词汇,虽然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它体现了对礼仪和尊敬的重视。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适当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表达的丰富性和深度。
1.
【叩】
(《说文》无“叩”字,只有“敂”字。《说文》:“敂,击也。从攴,句声。读若扣。”从“攴”(pū),表示与击打有关。本义: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列子·汤问》-叩石垦壤。 、 《周礼·地官·司关》-凡四方之宾客,敂关则为之告。 、 《荀子·法行》-扣之,其声清扬而远闻。 、 《论语·宪问》-以杖叩其胫。 、 《淮南子·说林》-眾者叩舟。 、 马中锡《中山狼传》-以杖叩狼。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娘以指叩门扉。
【组词】
叩胫、 叩门扉、 叩心、 叩门
2.
【请】
情况,实情。 同: 情
【引证】
《墨子·尚同中》-上下请通。 、 《管子·白心》-四璧而知请。
(形声。从言,青声。本义:拜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