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18: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18:27
元宵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的食品,即汤圆。汤圆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食品,通常内含甜馅,如红豆沙、芝麻等,煮熟后食用。元宵节是*传统节日之一,也称为灯节,在这一天人们有吃元宵、赏灯、猜灯谜等俗。
元宵一词源于**古代,最早见于《汉书·律历志》。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不仅指代食品,也成为了节日名称的一部分。在语言的演变中,元宵逐渐与团圆、节日等文化元素紧密相连。
元宵节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家庭团聚的时刻,也是展示民间艺术和传统俗的时机。元宵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彩,如灯会、猜灯谜等,这些都反映了**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元宵带给人们温馨和欢乐的情感,它象征着家庭的和谐与幸福。在联想上,元宵让人想起温暖的灯光、热闹的街市和亲人团聚的场景。
在我的生活中,元宵节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家人会一起包汤圆,赏灯,享受这个传统节日的乐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元宵:
明月高悬夜空清,
元宵甜香满街行。
灯火辉煌人欢笑,
团圆美满乐无边。
元宵让人联想到五彩缤纷的灯笼、热闹的市集和欢快的节日音乐。这些视觉和听觉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节日气氛的环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元宵节的节日可能包括日本的“お正月”(新年)和韩国的“설날”(春节),虽然庆祝方式和食品不同,但都强调家庭团聚和传统*俗。
通过对元宵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一词汇在*文化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种食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着团圆和传统。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并增进对文化的认识。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宵】
(形声。从宀(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宵,夜也。 、 《书·尧典》-宵中星。 、 《周礼·司寤氏》-禁宵行者。 、 《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甘暝太宵之长。 、 《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宵扈宵。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宵。 、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宵烟、 宵宿、 宵夕、 宵中、 宵分、 宵行、 宵征、 宵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