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16: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16:02
“元宰”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官职中的最高宰相,即国家的最高行政官员。在古代,宰相是的左膀右臂,负责辅佐**处理国家大事,具有极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在文学作品中,“元宰”常用来指代那些具有卓越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的宰相,如《史记》中的张良、诸葛亮等。在口语中,这个词汇较少使用,更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政治学,这个词汇用于描述古代政治体制和官员职位。
“元宰”一词源于古代**的官制,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具体职责和地位有所变化。在不同的朝代,宰相的权力和职责不尽相同,但始终是国家的最高行政官员。
在**传统文化中,元宰往往被赋予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是忠诚和智慧的象征。在社会背景中,元宰的形象常被用来教育人们要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提到“元宰”,我联想到的是古代政治的复杂性和宰相们的智慧与担当。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庄重和权威的情感,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政治的责任。
在我的生活中,虽然不常直接使用“元宰”这个词汇,但在阅读历史书籍或观看历史剧时,这个词汇经常出现,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古代政治体制和官员的角色。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元宰挥毫定乾坤,一纸诏书万民安。”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元宰在朝堂上,面对群臣,手持笏板,神情庄重。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古代宫廷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的“执政官”(Consul)或英国的“首相”(Prime Minister),虽然职位和权力有所不同,但都是国家最高行政官员的象征。
“元宰”这个词汇不仅代表了古代*的政治体制,也体现了对智慧和责任的崇高追求。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历史文化,丰富语言表达的层次和深度。
1.
【元】
(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当训首也。-元,始也。 、 《左传·襄公九年》-元,体之长也。 、 《仪礼·士冠礼》-始加元服。 、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狄人归其元。 、 《左传·哀公十一年》-归国子之元。 、 《孟子》-勇士不忘丧其元。 、 《礼记·曲礼》。注:“头也。”-牛曰一元大武。 、 《新唐书》-吐蕃叛换方炽,敬玄失律,审礼丧元,安可更为西方生事?
【组词】
元首
2.
【宰】
(会意。从宀(mián),从辛。“宀”表屋子。辛,奴隶,罪人。本义:充当家奴的罪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宰,罪人在屋下执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