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1:13
太阳历:太阳历是一种以太阳的视*为基础的历法,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35.2422天)为一年。太阳历中最常见的是格里高利历,即公历,它是现代国际通用的历法。
“太阳历”一词源于对太阳**的观察和记录。古代文明如埃及和巴比伦是最早使用太阳历的,后来经过多次修正和标准化,形成了现代的格里高利历。
在不同的文化中,太阳历可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农业社会中,太阳历与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紧密相关,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阳历常常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恒定和不可逆,以及人类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依赖。它也可能引发对历史变迁和文明发展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太阳历用于规划个人和公共活动,如生日、节日和纪念日的庆祝。
在诗歌中,太阳历可以被用来描绘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如:
“太阳历的每一页, 翻过四季的轮回, 春的绿意,夏的热烈, 秋的丰收,冬的沉静。”
太阳历可能让人联想到日历的图像,以及钟表的滴答声,这些都是时间流逝的象征。
在不同的文化中,太阳历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西方文化中普遍使用格里高利历,而一些亚洲文化则更倾向于使用农历。
太阳历作为时间测量的一种方式,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日常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产物,也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太阳历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时间的概念和历史的发展。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
3.
【历】
(形声。从謪,厤(lì)声。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本义:经过)。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历,过也。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深践戎马之地, 足历王庭,垂饵虎口。 、 清·姚鼐《登泰山记》-历齐河。 、 《三国志·诸葛亮传》-已历三世。 、 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身不历农亩之劳。 、 清·张廷玉《明史》-历两京左右通政。
【组词】
身历、 历时、 历劫、 历岁、 历载、 历远、 历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