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35
“太虚”一词在中文里通常有两个主要含义:
“太虚”一词源自古代**的道家思想,最早见于《道德经》等经典文献。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逐渐扩展到文学和日常语言中,用以描述更广泛的抽象概念。
在**传统文化中,“太虚”与道家的宇宙观紧密相关,强调宇宙的无形和无限,这与西方文化中对宇宙的物质和有形描述形成对比。
“太虚”一词常带有一种超然和深邃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宇宙的无限和人类的渺小,引发对生命和存在的深刻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太虚”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难以捉摸或理解的事物,如复杂的情感或深奥的理论。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在太虚的边缘,星辰轻轻低语,诉说着古老的秘密。”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星空或宇宙的图像,音乐上,可以选择一些空灵或宏伟的音乐来增强“太虚”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cosmos”或“universe”,虽然它们都指宇宙,但“太虚”更多地带有哲学和**的色彩。
“太虚”是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色彩的词汇,它不仅描述了宇宙的广大,也反映了人类对宇宙和存在的深刻思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太虚”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表达抽象和宏大的概念。
1.
【太】
(指事。古作“大”,后语音分化,在“大”字下添加符号,成指事字。本义:过于)。
极大。古作“大”,也作“泰”。凡言大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
【引证】
《广雅·释诂一》段曰:“后世还言,而以为形容未尽,则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太,大也。 、 《白虎通·五行》-太亦大也。 、 《易·系辞》。注:“大极者。”-易有太极。 、 《书·洛诰》-王入太室裸。 、 《礼记·曲礼》-太上贵德。 、 《后汉书·樊准传》-饮而不损兹曰太。
【组词】
太虚幻境、 太清、 太乙、 太极、 太原;太侈、 太无
2.
【虚】
(“墟”的古字)(形声。小篆字。从丘,虍(hū)声。丘,山丘。本义:大土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虚,大丘也。昆仑丘谓之昆仑虚。 、 《尔雅》-河出昆仑虚。 、 《易·升》-虚邑。 、 《诗·傭风·定之方中》-升彼虚矣,以望楚矣。 、 《庄子·天运》-以游逍遥之虚。
【组词】
虚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