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1: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1:52
“以防不测”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为了预防不可预见的意外或危险情况的发生。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提前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
在不同的语境中,“以防不测”可以有不同的应用:
这些同义词和反义词在细微差别上有所不同,但都与预防和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有关。
“以防不测”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汉语中对于预防和准备的传统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预防和准备被视为重要的生活智慧。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强调在面对不确定性时,提前做好准备是明智的选择。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谨慎和责任感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生活中要有所准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
在个人生活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和朋友,无论是准备考试还是应对生活中的突发**,提前做好准备总是明智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未雨绸缪心,以防不测时, 风雨来临时,心中自有诗。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检查门窗,准备应急包的场景。听觉上,可以联想到风声、雨声,以及人们在准备应对自然灾害时的紧张氛围。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prepare for the worst”或“be prepared for the unexpected”,都强调了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以防不测”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提醒我要有预防意识,还教会我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如何保持冷静和准备。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意义。
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护从,以防不测。
1.
【以】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金文字形,象人。本义:用)。
同本义。有一部分现已弱化成了介词。
【引证】
《说文》-以,用也。 、 《小尔雅》-以,用也。 、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凡师能左右之曰以。 、 《左传·定公十年》-封疆社稷是以。 、 蔡元培《图画》-纯以形式。 、 《论语》-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组词】
以手代足、 以疏间亲、 以耳为目、 以指测河
2.
【防】
(形声。从阜,方声。本义:堤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防,堤也。 、 《周礼·稻人》-以防止水。 、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町原防。 、 《礼记·郊特性》-祭防与水庸。 、 《管子·度地》-大者为之堤,小者为之防。 、 《吕氏春秋·慎小》。又如:防隅(水防山隅);沟防;堤防-巨防容蝼而漂邑杀人。
3.
【不】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引证】
《韩非子·喻老》-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 《战国策·赵策》-老妇不闻也。 、 唐·杜甫《兵车行》-被驱不异犬与鸡。 、 明·魏禧《大铁椎传》-后遂不复至。
【组词】
不会、 不大、 不一定、 不古、 不勾、 不才、 不才之事
4.
【测】
(形声。从水,则声。本义:度量水的深浅)。
度量;测量。
【引证】
《说文》-测,深所至也。 、 《周礼·大司徒》。注:“犹度也。”-测土深。 、 《礼记·乐记》。疏:“知也。”-穷高极远,而深深厚。 、 《礼记·少仪》。注:“意度也。”-毋测未至。 、 《国语·晋语》。注:“度也。”-抑欲测吾心也。 、 《韩非子·主道》-大不可量,深不可测。
【组词】
测海、 测景、 测汽车的速度;测房子的高度;测地、 测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