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2:08: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2:08:16
十斋日:在**中,十斋日是指每个月的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这十天,信徒在这十天中进行斋戒,不食荤腥,专心修行,以积累功德。
文学:在文学作品中,十斋日常常被提及,用以强调修行的重要性。 口语**:在日常对话中,十斋日可能被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惯或生活方式。 专业领域:在学术研究中,十斋日是研究**修行实践的重要内容。
同义词:斋戒日、修行日 反义词:放纵日、狂欢日
词源:十斋日源自经典,具体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印度。 演变:随着传入,十斋日的概念也被引入,并逐渐融入传统文化中。
意义和影响:十斋日在**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修行的一种方式,也是信徒表达虔诚和敬畏的方式。
情感反应:十斋日让人联想到宁静、虔诚和自律。 联想:想到十斋日,可能会联想到清晨的寺庙、诵经声和香烟缭绕的场景。
经历或故事:在某个十斋日,我曾参观了一座古老的寺庙,感受到了那里的宁静和信徒的虔诚。
诗歌:
在十斋日的清晨,
我踏入古老的寺庙,
诵经声中,心灵得以净化,
香烟缭绕,虔诚如初。
视觉:想象一座古老的寺庙,清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诵经的僧侣身上。 听觉:诵经声、钟声、风铃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不同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在其他*国家,如泰国、日本,也有类似的斋戒日,但具体日期和俗可能有所不同。
理解:十斋日不仅是修行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重要性:了解十斋日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文化和信徒的生活实践,对于语言学*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1.
【十】
(指事。甲骨文象用一根树枝代表十,金文象是结绳记数,用一个结表示十。后来一点变成了一横。本义:九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十,数之具也。—为东西,|为南北,则四方中央备矣。 、 《左传·僖公四年》疏-十是数之小成。 、 《诗·小雅·六月》-十亩之间兮。 、 《管子·七法》-兵也者,审于地图,谋十官。 、 葛洪《抱朴子·用刑》-天下欲反,十室九空。 、 唐·柳宗元《捕蛇者说》-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
【组词】
十里长亭、 十番、 十牌、 十地、 十生九、 十方地面、 十方常住、 十有九就
2.
【斋】
(形声。从示,斎齐省声。本义:斋戒,旧指祭祀前整洁身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斋,戒洁也。 、 《周礼·膳夫》-王斋日三举。盖王日一举。 、 《周礼·太牢》-日中及夕则馂余斋,则每食一太牢也。 、 《论语》-斋必变食,至不多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虽斋。 、 、 、 《明史》-专意斋醮。
3.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