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4: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4:00
“挨冻受饥”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指遭受寒冷和饥饿的折磨。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人处于极度贫困或困境中,生活条件极其艰苦。
在文学作品中,“挨冻受饥”常用来描绘人物的悲惨境遇,增强故事的情感深度。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被用来形容自己或他人的困难时期。在专业领域,如社会学或经济学,它可能被用来描述贫困群体的生活状态。
同义词:饥寒交迫、贫困潦倒、生活困顿 反义词:锦衣玉食、生活富足、丰衣足食
同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在于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如“饥寒交迫”更强调同时遭受饥饿和寒冷,而“贫困潦倒”则更侧重于经济上的贫困。
“挨冻受饥”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挨冻”和“受饥”两个动宾结构组成,历史演变中保持了其基本含义,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在**文化中,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贫困和苦难的深刻认识,常被用来警示人们珍惜现有的生活条件,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这个成语带有一种悲凉和无奈的情感,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冬夜和饥饿的肚子,引发对贫困人群的同情和关怀。
在个人经历中,可能会有在困难时期感受到“挨冻受饥”的经历,这种体验让人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寒风中,他们挨冻受饥,却依然怀抱希望,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群人在寒冷的街头瑟瑟发抖的场景;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寒风呼啸的声音和人们低沉的叹息。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reezing and starv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情感和意义是相似的。
“挨冻受饥”这个成语不仅是对贫困和苦难的描述,也是一种社会关怀的体现。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生活的多面性,并激发我们对改善社会状况的思考和行动。
1.
【挨】
遭受;忍受。
【引证】
关汉卿《元曲选·窦娥冤》。-这无情棍棒,教我挨不的。
【组词】
挨打;挨批
拖延;磨蹭。
【引证】
《水浒传》-你们不替洒家打这夫子,却在背后也慢慢地挨。
2.
【冻】
(形声。从仌(bīng),东声。本义:结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冻,仌也。 、 《风俗通》-壮冰曰冻。 、 《礼记·月令》-水始冰,地始冻。 、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风掣红旗冻不翻。
【组词】
冻柱、 冻浦
3.
【受】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两手中间有一只舟,表示传递东西。本义:接受;承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筠曰:“手部授,人部付,皆曰“予也。”今以付说受,则是受授同字矣。”-受,相付也。 、 《周礼·天官·司书》-受其币。 、 《仪礼·特牲馈食礼》-主妇拜受爵。 、 《周礼·司干》。注:“取藏之。”-则受之。 、 《仪礼·丧服》。注:“犹承也。”-受以小功衰。 、 《国语·楚语》。注:“承也。”-颛顼受之。 、 《管子·海南》-釜十五,吾受,而宫出之以百。 、 《后汉书·列女传》-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组词】
受茶、 受宫厅、 受法、 受事、 受册、 受祉、 受胙
4.
【饥】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饑,谷不熟为饑。 、 《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饥。 、 《诗·小雅·雨无止》-降丧饥馑。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 、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 《淮南子·天文》-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 《汉书·翼奉传》-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
【组词】
饥荒;饥馁、 饥时得一口、 饥氓、 饥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