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7:18: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7:18:15
(形声。从食,幾(jī)声。本义:荒年,五谷无收)。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饑,谷不熟为饑。 、 《墨子·七患》-五谷不熟谓之饥。 、 《诗·小雅·雨无止》-降丧饥馑。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齐尝大饥,道旁饿死者不可数也。 、 《孟子·梁惠王下》-凶年饥发,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 、 《淮南子·天文》-四时不出,天下大饥。 、 《汉书·翼奉传》-今山东饥馑,人庶相食。
【组词】
饥荒;饥馁、 饥时得一口、 饥氓、 饥岁
(“飢”与“饑”的区别在于,“飢”指肚子饿,“饑”指饥荒。在先秦不相混同,到后来才逐渐通用。“飢”、“饑”现在均简化为“饥”)。
吃不饱。
【引证】
《说文》-飢,饿也。从食,几声。 、 《诗·陈风·衡门》。笺:“饥者,不足于食也.”-可以乐饥。 、 《韩非子·饰邪》-家有常业,虽饥不饿。 、 汉·贾谊《论积贮疏》-或受之饥。 、 《资治通鉴》-操军兼以饥疫。
【组词】
饥火、 饥殍、 饥驱、 饥火中烧
荒年,五谷无收。 同: 饑
【引证】
《韩非子·五蠹》-饥岁之春。 、 《后汉书·张奋传》-比年不登,人用饥匮。
古国名。
【引证】
《史记·殷本纪》-西伯伐饥国,灭之。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