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28
成群逐队 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群人或动物按照一定的顺序或队形移动。基本含义是指群体按照一定的秩序或规则行动,通常用来形容人群或动物群的集体行动。
"成群逐队"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每个字都有明确的意义:"成"表示形成,"群"表示群体,"逐"表示跟随,"队"表示队形。这个词汇在古代文献中就有使用,如《左传》等,至今仍在使用,但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现代的词汇。
在文化中,"成群逐队"常常与集体主义和社会秩序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人重视集体行动和社会和谐的传统观念。
这个词汇给人以秩序、和谐和集体力量的感觉。它可能让人联想到团结一致的场景,如军队行进、节日游行等,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观看国庆阅兵时感受到"成群逐队"的壮观场面,那种整齐划一的行进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共鸣。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
晨曦中,鸟儿成群逐队,
穿越云层,歌唱自由。
想象一群鸟儿在天空中成群逐队地飞翔,它们的翅膀拍打声和鸣叫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和和谐的乐章。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 "in flocks" 或 "in herds",用来描述动物的群体行为,但不如"成群逐队"那样强调秩序和队形。
"成群逐队"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它不仅描述了群体的行动,还反映了*人对秩序和集体主义的重视。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理解。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群】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引证】
《说文》-群,辈也。 、 《国语·周语》-兽三为群。 、 《诗·小雅·吉日》-或群或友。 、 《诗·小雅·无羊》-三百维群。 、 《礼记·曲礼》-大夫不掩群。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柳宗元《封建论》-故近者聚而为群。
3.
【逐】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人(脚)在豕等动物后面追逐的样子。“止”小篆改从辵(chuò)。本义:追赶)。
同本义 (含有使追赶对象离开或消灭的意思)。
【引证】
《说文》-逐,追也。 、 《易·暌》-丧马勿逐。 、 《易·大畜》-良马逐。 、 《楚辞·河伯》-乘白龟兮逐文鱼。 、 《左传·左公十年》-遂逐齐师。 、 《汉书·李广苏建传》-孺卿逐捕。 、 马中锡-简子怒,驱车逐之。 、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噪而相逐。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急逐弗失。
【组词】
逐逐、 逐驾、 逐胜、 逐射、 逐利、 逐兔
4.
【队】
(形声。本义:从高处掉下来。是“坠”的本字)。
坠落。
【引证】
《说文》-队,从高陨也。俗字作坠。 、 《考工记·轮人》-殷亩而驰不队。 、 《礼记·檀弓下》-退人若将队诸渊。 、 《左传·庄公八年》-公(齐襄公)惧,队于车。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陈入城,板队而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