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23: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23:41
成群结伙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指一群人聚集在一起,通常是为了共同的目的或活动。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以群体的形式出现,可能带有一定的组织性或目的性。
在不同的语境下,“成群结伙”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成群结伙”这个词汇在中文中历史悠久,其构成的两个部分“成群”和“结伙”都是描述群体行为的词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使用逐渐固定下来,成为描述一群人聚集的常用表达。
在文化中,群体行为常常被强调,因此“成群结伙”这个词汇在描述社会活动时非常常见。它反映了人重视集体行动和团结合作的文化特点。
这个词汇可能带有一种集体行动的积极联想,也可能带有群体行为的负面联想,如欺凌或不正当的集体行动。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见过朋友们成群结伙地去参加音乐节,这种集体活动增强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归属感。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成群结伙的鸟儿,在晨曦中展翅飞翔,它们的歌声,是天空最美的乐章。”
想象一群孩子在公园里成群结伙地玩耍,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充满了活力和快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band together”或“gather in group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群体聚集的概念。
“成群结伙”这个词汇在描述群体行为时非常实用,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背景,也体现了语言的丰富性和灵活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理解群体行为。
料着安老爷家办过喜事,一定人人歇乏,不加防范,便成群结伙而来,想要下手。
在下的和光同尘,~,他就有什么不好,狐兔相为,怎能吹到主人耳朵?
1.
【成】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成,就也。 、 《国语·周语》-成德之终也。 、 《太元元错》-成者功就不可易也。 、 《书·益稷》-箫韶九成。 、 《仪礼·少牢礼》-祝告曰利成。 、 《周礼·司书》-及事成。 、 《后汉书·列女传》-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
【组词】
落成
2.
【群】
(形声。从羊,君声。本义:羊群;兽群;人群)。
三个以上的禽兽相聚而成的集体。
【引证】
《说文》-群,辈也。 、 《国语·周语》-兽三为群。 、 《诗·小雅·吉日》-或群或友。 、 《诗·小雅·无羊》-三百维群。 、 《礼记·曲礼》-大夫不掩群。 、 诸葛亮《后出师表》-群疑满服,众难塞胸。 、 柳宗元《封建论》-故近者聚而为群。
3.
【结】
用绳、线、皮条等绾成的疙瘩
【组词】
蝴蝶结
关键。
【引证】
《管子》-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4. 【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