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7:4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40:52
词汇“式遏”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拼写错误或者是某个特定领域的术语。为了进行深入学习和分析,我们需要先确定这个词汇的正确形式。如果我们假设“式遏”是一个拼写错误,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找到一个与之相似且常见的词汇来进行分析。
假设我们找到的正确词汇是“遏制”,那么我们可以按照上述要求进行分析:
“遏制”的字面意思是阻止、抑制或控制某事物的增长或发展。它强调通过外部力量或措施来限制或阻止某事物的进展。
“遏制”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字面意义与现代用法基本一致。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用法逐渐扩展到各个领域,成为描述控制和限制的常用词汇。
在特定的文化或社会背景下,“遏制”可能带有特定的政治或道德含义。例如,在冷战期间,“遏制”常用于描述对共产主义扩张的策略。
“遏制”可能让人联想到控制、限制和斗争,带有一定的负面情感色彩,因为它通常与阻止不良事物的发展相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遏制”某种冲动或行为的情况,例如遏制购物欲望或遏制不良习惯。
在诗歌中,可以将“遏制”用于描述对内心情感的控制:
我试图遏制那汹涌的情感, 却在沉默中爆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隔离带或障碍物的图像,以体现“遏制”的概念。在音乐中,可以选择节奏缓慢、压抑的音乐来表达“遏制”的情感。
在英语中,“遏制”可以对应为“contain”或“curb”,它们在不同语境中也有类似的用法和含义。
通过对“遏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它在语言中的多功能性和广泛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在不同语境中更准确地表达控制和限制的概念。
1.
【式】
(形声。从工,弋(yì)声。工有“矩”的意思。本义:法度;规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式,法也。 、 《周书·谥法》-式,法也。 、 《诗·大雅·下武》。传:“法也。”-下士之式。 、 《周礼·篔人》。注:“谓筮制作法式也。”-三曰筮式。 、 《周礼·典妇功》-掌妇式之法。 、 《周礼·太宰》。注:“谓用财之节度。”-九式。
【组词】
式度、 式则
2.
【遏】
(形声。从辵(chuò),曷声。本义:抑制;阻止,阻拦)。
阻止。
【引证】
《尔雅·释诂》-遏,止也。 、 《易·大有卦》-君子以遏恶扬善。 、 《书·汤誓》-夏王率遏众力。 、 《诗·周颂·武》-胜殷遏刘。 、 《诗·大雅·民劳》-式遏寇虐。 、 《列子·汤问》-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 清·龚自珍《病梅馆记》-锄其直,遏其生气。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组词】
遏捺、 遏密、 遏讼、 遏塞、 遏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