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3:22: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3:22:15
方士:在**古代,方士通常指的是那些擅长方术、炼丹、占卜、医术等神秘技艺的人。他们被认为是能够与天地自然沟通,掌握超自然力量的专家。
在文学作品中,方士常常被描绘为神秘、智慧的角色,如《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在口语中,方士可能被用来形容那些擅长某种技艺或秘术的人。在专业领域,如历史学、学,方士的研究涉及古代的信仰、医学实践等。
同义词:术士、道士、巫师
反义词:普通人、科学家
方士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原指掌握方术的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方士逐渐演变为指那些擅长神秘技艺的人,特别是在道教和民间信仰中。
在古代社会,方士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不仅是仪式的执行者,也是社区中的医生和顾问。他们的存在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超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长生不老的向往。
方士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神秘和古老的氛围,让人联想到深山老林、炼丹炉和古老的符咒。这种联想可能激发人们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方士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讨论古代文化、或医学时,它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例如,在历史课上讨论古代的**信仰时,方士是一个关键的概念。
在创作一首诗时,可以这样使用:
在古老的森林深处,
方士点燃了炼丹炉,
星辰为伴,月光为引,
寻求那不朽的秘密。
方士的形象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装剧中的场景,如《琅琊榜》中的梅长苏,他的智谋和策略让人联想到古代方士的智慧。音乐上,古筝或笛子的旋律可能与方士的形象相得益彰。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角色可能是巫师或术士,如《哈利·波特》系列中的魔法师。这些角色在各自文化中都代表了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方士这个词不仅代表了古代的一种职业,也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在现代,它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帮助我们理解古代社会的和医学实践。在学*语言和表达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士】
(会意。从一,从十。善于做事情,从一开始,到十结束。本义:古代男子的美称)。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士,事也。 、 《白虎通·爵》-通古今,辩然不,谓之士。 、 《汉书·食货志》-学以居位曰士。 、 《后汉书·仲长统传》-以才智用者谓之士。 、 《周书》-太子晋,胄成人,能治上官,谓之士。 、 《书·牧誓》-是以为大夫卿士。 、 《礼记·曲礼》-列国之大夫,入天子之国,曰某士。 、 《马伶传》-其士女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 、 唐·韩愈《原毁》-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组词】
士子、 士夫、 勇士;壮士;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