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0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04:50
“中饱私囊”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将公共或他人的财物据为己有,放入自己的口袋。这个词汇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利用职务之便,贪污腐败,侵占公款或他人财物的行为。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揭露和批判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在口语中,人们可能用它来指责某人的不诚实或不道德行为。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或政治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贪污和腐败的法律定义和后果。
同义词:贪污、侵占、挪用公款 反义词:廉洁、公正、无私
这些同义词在描述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时有所重叠,但“中饱私囊”更强调的是****的获取。反义词则强调了正直和无私的品质。
“中饱私囊”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明确,直接反映了其字面意义。在历史上,这个词汇一直用来描述那些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的行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和语境有所变化,但其核心意义保持不变。
在文化中,廉洁和公正一直被视为重要的道德标准。因此,“中饱私囊”这个词汇在社会中具有强烈的负面含义,常常与腐败和不道德行为联系在一起。
这个词汇通常会引起人们的负面情感反应,如愤怒和失望。它让人们联想到不公平和不诚实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社会正义的看法。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某些人因为中饱私囊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这些故事提醒我们,无论在什么位置,都应该保持正直和廉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中饱私囊”来象征贪婪和腐败,如:
在金色的殿堂里,
贪婪的手伸向无辜的囊,
中饱私囊的阴影,
笼罩着正义的光芒。
视觉上,可以想象一只手伸向一个装满金币的袋子,象征着贪婪和腐败。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法庭上的宣判声,或者是公众的谴责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line one's pockets”,意思是通过不正当手段为自己谋取利益。这个表达在英语文化中同样具有负面含义。
“中饱私囊”这个词汇在描述贪污腐败行为时非常有力。它不仅揭示了个人道德的缺失,也反映了社会对廉洁和公正的期待。在学*语言和表达时,理解和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对于传达准确的信息和情感至关重要。
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小人贪利,事本非常,所可恨者,银两~,不曾济国家之实用耳。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饱】
(形声。从食,包声。本义:吃足)。
同本义。与“饥”相对。
【引证】
《说文》-饱,厌也。 、 《广雅》-饱,满也。 、 《诗·小雅·执竞》-既醉既饱。 、 《孟子·梁惠王上》-乐岁(丰年)终身饱。 、 唐·韩愈《杂说》-食不饱,力不足。 、 清·周容《芋老人传》-生为之饱。
【组词】
酒足饭饱;饱食暖衣
3.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
4. 【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