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9: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9:21
大公无私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极大的公正和无私”。它形容一个人在处理事务时能够完全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考虑个人利益,而是以公共利益为重。
在文学作品中,大公无私 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高尚品质,如在历史小说中描述古代官员或英雄人物。在口语中,这个词组可以用来赞扬某人的公正行为,或者在讨论社会问题时强调公平的重要性。在专业领域,如法律、政治或管理学中,大公无私 是评价一个专业人士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
大公无私 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个人品德和社会责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组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成为评价个人行为的重要标准。
在文化中,大公无私** 是理想人格的体现,与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相辅相成。在社会背景中,这个词组常被用来强调公平正义,反对腐败和不公。
大公无私 这个词组给人以正面、崇高的情感反应,联想到正义、公平和无私奉献的形象。它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坚守原则,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目睹一位社区志愿者大公无私地帮助邻里解决问题,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晨曦的光辉中,他大公无私,
如同星辰指引迷航的船只。
大公无私 可以联想到一幅画面:一位法官在庄严的法庭上公正地宣判,背景音乐是庄严的交响乐,营造出一种庄重和正义的氛围。
在英语中,大公无私 可以对应为 "selfless" 或 "impartial",这些词汇在西方文化中也强调无私和公正的重要性。
大公无私 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汇,它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高度赞扬,也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这个词组提醒我要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追求真理和正义。
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的心怀。
春秋时期,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谁担任南阳县令合适,祁黄羊推荐解狐,晋平公问他怎么推荐仇人,他说任人唯贤,解狐不负众望。朝廷缺一个军中尉,祁黄羊推荐儿子祁午,祁午也干得相当出色。孔子说祁黄羊推荐人才真是大公无私
1.
【大】
“大夫”、“大王”。
世代。 同: 代
【引证】
《敦煌变文集·李陵变文》-陵家历大为军将,世世从军为国征。
2.
【公】
(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八”,表示相背,下面是“厶”(“私”的本字)。合起来表示“与私相背”,即“公正无私”的意思。本义:公正,无私)。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公,平分也。 、 《韩非子·五蠹》-背厶谓之公,或说,分其厶以与人为公。 、 《春秋·元命苞》-公之为言公正无私也。 、 《贾子·道术》-兼覆无私谓之公。 、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
【组词】
公气、 公素、 公洁、 公慎、 公诚
3. 【无】 (会意。据甲骨文字形,象一个人持把在跳舞。卜辞、金文中“无、舞”同字。本义:乐舞)。 同本义。
4.
【私】
(形声。从禾,厶(sī)声。本义:禾;庄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