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2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21:36
词汇“刑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刑”和“史”两个字组成。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刑史”进行深入学*和分析。
“刑史”字面意思是指关于刑罚的历史记录或文献。在法律和历史学领域,它通常指代记录古代刑罚制度、法律变迁以及相关历史**的文献资料。
“刑”字在古代汉语中指刑罚、惩罚,而“史”字指历史记录。两者结合形成“刑史”,专门指代与刑罚相关的历史记录。这个词在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随着法律和历史学科的发展,其使用逐渐专业化。
在传统文化中,法律和刑罚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刑史”在研究古代社会和法律制度时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记录了刑罚的种类和执行方式,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刑史”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刑罚的严酷和历史的沉重。它可能引发对古代法律制度的反思,以及对现代法律和道德观念的思考。
在学*和研究**古代法律制度时,我经常接触到“刑史”这一概念。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法律和道德观念。
在创作一首关于历史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刑史”:
在古老的刑史中,
铁链与枷锁交织,
法律的阴影下,
灵魂在黑暗中徘徊。
“刑史”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刑场的画面,或者是记录刑罚的古老文献。在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古代刑罚执行时的铁链声或囚犯的哀嚎。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penal history”或“legal history”,但它们的具体含义和使用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法律史可能更侧重于法律理论和法律体系的发展。
通过对“刑史”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法律和历史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制度,还提供了对现代法律和道德观念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理解和使用“刑史”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观点。
1.
【刑】
同本义。
【引证】
《易·蒙》。注:“兑折为刑。”-利用刑人。 、 《吕氏春秋·顺说》。注:“杀也。”-刑人之父子也。 、 《韩非子·二柄》-杀戮之谓刑。 、 《易·本命》-阴为刑。 、 《吕氏春秋·音律》。注:“杀也。”-阴将始刑。 、 《史记·项羽本纪》-刑人如恐不胜。 、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刑马作誓。 、 《史记》-膑至,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
【组词】
刑牛、 刑牲、 刑马
惩罚。
【引证】
《史记·陈涉世家》-刑其长吏。 、 明·张溥《五人墓碑记》-五人之当刑。 、 清·方苞《狱中杂记》-彼于刑者。 、 《孟子·梁惠王上》-从而刑之。
【组词】
刑吏、 刑民、 刑臣
2.
【史】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古官名。职别各异。
【引证】
《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史,记事者也。 、 《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矧大史友内史友。 、 《易·巽》-用史巫纷若。 、 《礼记·聘礼记》-辞多则史。 、 《礼记·曲礼》-史载笔。 、 《谷梁传·宣公二年》-史狐书贼。 、 《礼记·玉藻》-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