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2:0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2:01:38
“初写黄庭”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秋兴八首》之一:“初写黄庭恰到好,长文细字更相宜。”这里的“黄庭”指的是道教经典《黄庭经》,而“初写”意味着初次书写。整个成语比喻初次尝试就能达到很高的水平,或者形容书法、文章等初次创作就非常出色。
在文学语境中,“初写黄庭”常用来赞美某人的文学或艺术创作天赋,尤其是在初次尝试时就显示出非凡的才华。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太常用,但在书法、文学评论等专业领域中,它是一个常用的术语。
同义词:一鸣惊人、初露锋芒 反义词:屡试不爽、初出茅庐
“初写黄庭”源自杜甫的诗句,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初次创作就非常出色的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不变,但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有所下降。
在**传统文化中,书法和文学一直被视为高雅的艺术形式。因此,“初写黄庭”这个成语体现了对初次创作就能达到高水平的赞赏,反映了社会对才华和努力的认可。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的是才华横溢、初次尝试就取得成功的形象。它鼓励人们在初次尝试时就追求卓越,不满足于平庸。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年轻画家,他的首次画展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初写黄庭”的含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拂面初写黄庭,笔下生花映日明。”
想象一位年轻的书法家在清晨的阳光下,初次挥毫书写《黄庭经》,笔触流畅,字迹清晰,这种场景给人以美的视觉享受。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it the ground running”,意味着从一开始就做得很好,但没有“初写黄庭”那种文化特定的深度和美感。
“初写黄庭”这个成语不仅是对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努力和追求卓越的鼓励。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们要在初次尝试时就追求高质量的成果,不断挑战自我,追求卓越。
元倡如~,恰到好处,诸名士和作皆不能及。
1.
【初】
(会意。从刀,从衣。合起来表示:用刀剪裁衣服是制衣服的起始。本义:起始,开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初,始也。裁者衣之始也。 、 《广雅》。按,谓展帛以就裁。-初,舒也。 、 《易·既济》-初吉终乱。 、 《易·书大传》-名曰初虑。 、 《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 、 《论衡·订鬼》-初疾畏惊,见鬼之来。 、 陶渊明《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组词】
初岁、 初枯、 初头、 初化、 初末
2. 【写】
3.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
4.
【庭】
(形声。从广,廷声。广(yǎn),就山岩架成的屋。本义:厅堂)。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庭,宫中也。 、 《荀子·儒效》-是君子之所以骋志意于坛宇宫庭也。 、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注:“堂下谓之庭。”-藜棘树于中庭。
【组词】
庭落、 庭庑、 庭炬、 庭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