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22: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2:20
哈萨克人:指的是居住在中亚地区,特别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他们属于**语系民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哈萨克语。哈萨克人以游牧生活方式著称,传统上以养马和放牧为生。
“哈萨克”一词的词源有多种解释,一种说法是源自“哈斯”(自由)和“萨克”(人),意为“自由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成为指代这个特定民族的名称。
哈萨克人在其文化中保留了许多传统*俗,如纳乌尔(一种传统的婚姻仪式)和库尔班节(庆祝丰收的节日)。他们的社会结构以部落为基础,重视家族和血缘关系。
提到哈萨克人,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广阔的草原、奔腾的马群和热情的民族性格。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自由和自然的向往。
个人可能在与哈萨克人的交流中学*到他们的传统手工艺,如制作毡房和编织地毯,这些经历可能会加深对哈萨克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在诗歌中,可以将哈萨克人的形象与草原的广阔相结合,创作出如下的诗句:
在无垠的草原上,哈萨克人的歌声随风飘扬, 他们的马群如同流动的云彩,自由而奔放。
观看哈萨克人的传统舞蹈和听他们的民族音乐,可以让人感受到他们的活力和热情,同时也能看到他们传统服饰的色彩和图案。
在不同语言中,如俄语中的“казахи”和英语中的“Kazakhs”,虽然发音和拼写有所不同,但都指代同一个民族。
哈萨克人作为一个民族,不仅在地理上占有重要位置,在文化和历史上也有着丰富的内涵。了解哈萨克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多元文化和世界民族的多样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库,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1. 【哈】
2. 【萨】 姓。明有萨琦。
3.
【克】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象肩形。整个字形,象人肩物之形。本义:胜任)。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以肩任物曰克。物高于肩,故从高省,下象肩形。古文亦象肩形。-克,肩也。 、 《诗·周颂·敬之》。传:“仔肩,克也。”-佛时仔肩。 、 《易·蒙》-子克家。 、 《左传·隐公元年》-邾子克。 、 《左传·桓公十八年》-周王子克。 、 《诗·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 《书·大禹谟》-克勤于邦,克俭于家。
【组词】
克当、 克堪、 克家、 克祚、 克家子、 克明
4.
【人】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此籀文象臂胫之形。 、 《礼记·礼运》-故人者,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 、 《列子·黄帝》-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 、 清·洪亮吉《治平篇》-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
【组词】
人王、 人满、 人寰、 人欲、 人人言、 人色、 人头号令、 人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