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38: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38:05
“三写易字”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多次书写同一个字时容易出现错误。基本含义是指在重复书写过程中,由于疏忽或*惯性动作,容易导致字形或笔画出现错误。
“三写易字”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书写惯。在古代,书写工具和材料有限,人们往往需要多次书写同一内容,因此容易出现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语境,强调在重复操作中保持警惕。
在文化中,书写被视为一种重要的文化活动,因此与书写相关的成语和谚语很多。这个成语反映了人对细节和精确性的重视。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警示的感觉,提醒人们在重复工作中不要掉以轻心。它让我联想到在学和工作中需要不断自我检查,避免因为惯性动作而犯错。
在我的学过程中,我经常使用这个成语来提醒自己在做作业和复时要注意细节,避免因为粗心而失分。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笔下生花易,三写易字难,细心如绣花,错误无处藏。”
想象一个书法家在书写时,因为“三写易字”而皱眉的画面,或者听到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这个成语的声音,都能增强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amiliarity breeds contempt”(熟悉导致轻视),虽然不完全对应,但也有类似的警示意味。
“三写易字”这个成语强调了在重复工作中保持警惕的重要性。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专业领域中也是一个重要的提醒。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意识到在任何重复性工作中都需要细心和耐心,以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故谚曰:‘书三写,鱼成鲁,虚成虎。’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至于经典隐暖,方册纷纶,简蠹帛裂,~。”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写】
3.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4.
【字】
(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字,乳也。 、 《广雅》-字,生也。 、 《论衡·气寿》-妇人疏字者子活,数乳者子死。 、 《汉书》。颜师古注:“字,生也。”-六畜遂字。 、 《山海经·中山经》-苦山有木,服之不字。 、 《汉书·食货志下》-亭有畜字马,岁课息。
【组词】
字乳、 字育
1. 【易字】 更改字号; 更改文字; 训诂学术语。换别的字来解释本字的意义『刘熙《释名》解释字义,一种是用原来的字来解释,如"宿,宿也,星各正宿其处也。"另一种是用别的字来解释,如"天,显也,在上高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