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7: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7:50
“女童”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未成年的女性,通常指年龄在出生到青春期之间的女孩。这个词汇强调了性别和年龄两个维度,是社会对个体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
在不同的语境中,“女童”的使用可能有所不同:
“女童”一词在中文中的使用历史悠久,其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个词的含义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社会和文化内涵。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女童”可能承载着不同的期望和角色。例如,在一些传统文化中,女童可能被期望成为未来的贤妻良母,而在现代社会,女童的教育和权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女童”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纯真、可爱、脆弱等情感。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引发对儿童保护和性别平等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在与小女孩互动时使用这个词,或者在阅读关于儿童权益的材料时遇到它。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女童”:
晨光中,女童的笑声如银铃般清脆, 她的眼中,世界是如此纯净无瑕。
看到“女童”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穿着校服的小女孩在校园里奔跑的画面,或者是她们天真无邪的笑声。
在英语中,“女童”可以对应为“girl”,在法语中是“fille”。这些词汇在各自的文化中都有其特定的使用习惯和含义。
通过对“女童”这个词的深入学习,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性别和年龄分类,还承载着文化、社会和情感的多重含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这些细微差别对于准确传达信息至关重要。
1.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2.
【童】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同本义。
【引证】
《易·旅》-得童仆贞。 、 《仪礼·既夕礼记》-童子执帚。 、 宋·苏轼《石钟山记》-小童持斧。
【组词】
童奴、 童隶、 童仆、 童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