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5:4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46:14
“三尺童蒙”这个词汇源自*古代,字面意思是指身高三尺(约一米)的孩童,特指年幼无知、初学阶段的儿童。基本含义是指那些尚未成熟、知识浅的人,尤其是指儿童或初学者。
“三尺童蒙”这个词汇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度量衡制度,三尺是一个具体的身高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汇的含义逐渐扩展,不仅仅指身高,更多地用来形容知识和经验的缺乏。
在**传统文化中,儿童被视为国家的未来,因此“三尺童蒙”这个词汇也带有一定的教育和社会期望的意味。它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儿童成长的关注。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关怀,因为它让我联想到儿童的天真无邪和对知识的渴望。它也提醒我,每个人都有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用“三尺童蒙”来形容我自己在学新技能时的状态,比如学弹钢琴时,我感到自己就像一个三尺童蒙,需要从头学起。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三尺童蒙,手握笔杆,
画出心中,那片蓝天。
无知无畏,梦想无边,
成长路上,步步向前。
视觉上,我联想到一个孩子在认真地画画或读书的场景。听觉上,我可能会联想到孩子们的笑声或读书声。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innocent child”或“beginner”可以传达相似的含义。
“三尺童蒙”这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儿童的生理特征,更深刻地反映了知识和经验的积累过程。在我个人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提醒我要保持谦逊和好奇心,不断学和成长。
时清不及英豪人,三尺童儿重廉蔺。
今得先生,人皆仰望。虽~,亦谓彪虎生翼,将见汉室复兴,曹氏即灭矣。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尺】
(指事。小篆,从尸,从乙。“尸”象人卧的形象。“乙”是个标识,周制寸、咫、尺、仞、寻、常诸度,皆以人之体为法。本义:十寸)。
同本义,量词。长度单位。
【引证】
《说文》-尺,十寸也。人手却十分动脉为寸口。十寸为尺,所以指斥规榘事也。
3.
【童】
(形声。重省声。(qiān),罪。本义:男奴仆)。
同本义。
【引证】
《易·旅》-得童仆贞。 、 《仪礼·既夕礼记》-童子执帚。 、 宋·苏轼《石钟山记》-小童持斧。
【组词】
童奴、 童隶、 童仆、 童妾
4.
【蒙】
蒙古
【组词】
蒙古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