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30 00:4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0:45:10
三八妇女节:字面意思是指每年的3月8日,这一天被定为国际妇女节,用以庆祝妇女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等领域所做出的贡献,并呼吁性别平等。
三八妇女节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是为了纪念1908年3月8日纽约市女工的罢工游行。后来,这一节日逐渐被世界各地接受,成为国际性的节日。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中,三八妇女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在一些国家,它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日,而在其他地方,它可能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日子。
三八妇女节通常带有一种积极、庆祝的情感,它让人们联想到女性的力量、成就和团结。同时,它也可能引发对性别不平等问题的反思和讨论。
在我的生活中,三八妇女节是一个提醒我关注女性权益和平等的日子。我曾参与过相关的社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性别平等的重要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在春风的轻抚下,
三八妇女节绽放,
如同千百朵花,
诉说着女性的辉煌。
想象一幅画面:五彩缤纷的气球和鲜花装饰着街道,女性们穿着节日的盛装,脸上洋溢着笑容。音乐方面,可能会联想到欢快的旋律,或者是表达女性力量和自由的歌曲。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三八妇女节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和庆祝方式。例如,在俄罗斯,这一天被称为“国际妇女节”,并且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日。
三八妇女节不仅是一个庆祝的日子,也是一个反思和行动的日子。它提醒我们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激励我们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在我的语言学习和表达中,理解和正确使用这一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1.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2.
【八】
(象形。甲骨文象分开相背的样子。汉字部首之一。从“八”的字多与分解、分散、相背有关。本义:相背分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七加一的和。
【引证】
《玉篇》-八,数也。 、 《诗·小雅·伐木》-陈馈八簋。 、 《管子·五行》。注:“少阴之数。”-地理以八制。 、 《大戴礼记·本命》。按,谓八方四正四隅。-八者,维纲也。 、 《左传·襄公九年》-遇艮之八。史曰,是谓艮之随言,六二爻也。余五爻皆变。凡易用六不用八。八,少阴不变也。 、 《尚书大传》-八眉者,如八字。 、 《战国策·齐策》-邹忌修八尺有余。 、 《书·舜典》-八音克谐。 、 《战国策·燕策》-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 《后汉书·崔实传》。注:“谓三王五帝也。”-八世。
【组词】
八音、 八拜
3.
【妇】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帚”,右边是“女”。从女持帚,表示洒扫。本义:已婚的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婦,服也。从女,持帚,洒埽也。会意。谓服事人者。 、 《广雅》-女子谓之妇人。 、 《仪礼·士丧礼》。注:“妻妾子姓也。”-妇人侠床。 、 《礼记·曲礼》-士曰妇人,庶人曰妻。 、 唐·杜甫《石壕吏》-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组词】
少妇;孕妇;媳妇;妇驵、 妇政、 妇人家
4.
【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敛手跪着的人形。本义:女性, 女人,与“男”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王育说:“对文则处子曰女,适人曰妇。”-女,妇人也。 、 《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 贾谊《论积贮疏》-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男女衣著。 、 《韩非子·亡征》-男女无别。 、 明·袁宏道《满井游记》-如倩女之靧。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男女奔窜。
【组词】
女陪堂、 女先儿、 女红、 女冠、 女兄、 女伯、 女嬖、 女隶、 女中丈夫
5.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