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4:10
剧减:这个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数量或程度急剧减少。它强调的是减少的速度和幅度都非常大,通常用来描述突然或显著的变化。
“剧减”由“剧”和“减”两个字组成。“剧”在这里表示剧烈、强烈的意思,“减”表示减少。这个词在中文中的使用相对较新,主要在20世纪后期开始频繁出现,特别是在描述经济或环境变化时。
在现代社会,“剧减”常用来描述负面或令人担忧的变化,如经济衰退、环境破坏等,反映了社会对快速变化的敏感性和关注。
“剧减”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负面或紧急的情感色彩,让人联想到危机、损失或挑战。它可能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担忧或对现状的反思。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剧减”来形容疫情期间我的社交活动和外出次数的显著减少,这反映了疫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春风剧减了冬日的严寒,带来了温暖的希望。”
视觉上,“剧减”可能让人联想到陡峭的下降曲线图;听觉上,可能让人想到紧急警报声或突然的沉默。
在英语中,“剧减”可以对应为“plummet”或“sharply decline”,它们在描述急剧下降时具有相似的含义和用法。
“剧减”是一个描述急剧变化的强有力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了解和掌握这个词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表达思想,还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掌握这类词汇对于提升沟通效果和深度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和社会意义至关重要。
1.
【剧】
(形声。本义:甚;厉害,严重)。
同本义。
【引证】
《文选》注引《说文》。朱骏声曰:“即勮字之误文。”-剧,甚也。 、 《剧秦美新》-何其剧欤。 、 《汉书·扬雄传》-口吃不能剧谈。 、 《汉书·赵充国传》-即疾剧,留屯毋行。 、 《荀子·解蔽》-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
2.
【减】
(形声。从水,咸声。本义:减少,由全体中去掉一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减,渻也。 、 《广雅》-减,少也。 、 《管子·宙合》-减,尽也。 、 《韩诗·巧言》。传:“少也。”-谮始既减。 、 《左传·文公十七年》-克减侯宣多。 、 《汉书·元帝纪》-太仆减谷食。 、 清·张廷玉《明史》-为减舆从。 、 清·方苞《狱中杂记》-增减要语。 、 清·洪亮吉《治平篇》-今昔而减。 、 清·袁枚《祭妹文》-减一分则喜。
【组词】
减算、 减膳、 减了口里的